-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3-3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47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72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甲二正宗分二。乙初正陳所說二。丙初長行三、丁初正示普因四、戊初標示所應二、先指佛德、後示因相。
《經》若欲成就此功德門、應修十種廣大行願。
《記》初句、指佛德、即圓滿果也。二句、示因相、即圓滿因也。謂欲成就如來圓滿果德、應修普賢十種圓滿因行也。
○戊二徵列名數
《經》何等為十、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法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恆順眾生、十者普皆迴向。
○初句徵名數,一下列名數,普賢菩薩自徵自列,以啟後文之牒釋。今於列中先略釋之,而後隨牒廣釋。
《記》「一者禮敬諸佛」禮者、身禮拜。敬者、語意恭敬。諸者、不定之詞。或禮過去佛、或禮現在佛、或禮未來佛、皆約事相說。
若約法性佛、則無三際之分。然禮法性佛、不離事相佛、禮事相佛、亦不離法性佛。禮法身佛亦即是禮報化佛。依勒那法師有七種禮、賢首宗之圭峰大師加三種禮、成十禮、判五教、機有利鈍偏圓、故拜法不一。
(一)「我慢禮」慢者不敬意、為色身障、不五體投地、名我慢禮。(二)「唱和禮」雖五體投地、而身不端肅、意業不敬、人呼拜某佛、
我即應聲而拜、如碓上下、名唱和禮。上二非儀、為當戒者。(三)「恭敬禮」五體投地、運心觀想、以我最尊之頭、禮佛最下之足、
三業虔誠、屬小教之禮。(四)「無相禮」深入法性、離自他相、觀自本性、而離自相、觀佛本性、而離佛相。能禮所禮、自他相空、屬始教之禮。
(五)「起用禮」雖無能禮所禮、而普運身心、隨法性身、普遍起用、所禮稱性起用之佛多、能禮稱性起用之身亦多、稱體起用理事不礙、屬終教之禮。
(六)「內觀禮」心外無佛、佛外無心、以吾心中眾生、禮吾自性中佛、身相空處、即法性身、亦屬終教之禮。
(七)「實相禮」實相無相、於無相會得實相、即頓教之禮、會不得實相者、即始教之禮、內觀自佛、外觀他佛、同一實相、即能所無能所。
(八)「大悲禮」觀大地一切苦惱眾生、皆在我之心中、我此一拜、即代一切眾生懺悔、消災祈福、由大悲心攝一切眾生於悲心故。
(九)「總攝禮」除去初二、攝前六種禮為一觀故。
(十)「無盡禮」我此一拜、即是普賢行願、遍塵剎依正二報、乃至極小一毛孔一微塵、悉皆現身。能禮之身無盡、所禮之佛亦無盡、是為普賢菩薩之禮。
行彌法界曰普、位鄰極聖曰賢、故曰普賢。有普賢行必有文殊智、有根本智知真空理、有差別智知妙有事、法身無邊、智亦無邊、以稱性之智、禮稱性之佛、依正轉成光明藏、故能禮所禮、俱無窮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