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430|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修行法門] 佛教經典裡的管理藝術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1-11-17 00:32:02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佛教經典裡的管理藝術

現在世界上各大學所開的課程中,以「企業管理」為熱門學科。提到管理,佛教很早就有一套獨特的管理學。佛教自釋迦牟尼佛創教以來,僧團的發展,早已具備管理的制度,雖然歷經時代的變遷,僧團統領大眾的管理學也與時俱進,相當高明。從《華嚴經》裡,佛陀說三皈依:「自皈依僧,當願眾生,統理大眾,一切無礙。」即可知道佛教僧團是最善於管理大眾的組織。

佛陀的管理學

釋迦牟尼佛成道後,於鹿野苑初轉法輪,度化憍陳如等五比丘,佛教僧團於焉成立,佛陀所領導的僧團有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式叉摩那、優婆塞、優婆夷等七眾弟子,光是跟隨佛陀身旁的常隨眾就有千二百五十人,佛陀是如何領導這麼龐大的僧團呢?

以法攝眾,人我平等

佛陀認為眾生皆有佛性,提倡人我平等制度,打破當時印度社會的階級劃分;以緣起的道理駁斥了傳統創世主建立世界的學說;用三法印、四聖諦證實佛法的真實不虛。佛陀常說:「我亦僧數。」意思是說我也是僧團中的一員。又說:「我不攝受眾,我以法攝眾。」也就是佛陀不以領導者自居,而是以真理來攝受統理僧團大眾。

因此,佛陀所設立的僧團,完全是以人格的尊重而組成,凡是進入僧團的每一成員,都必須捨棄過去的階級、財富、名譽、地位,僅有內修果證階段境界的差別,而無外在身分階級的劃分,以長幼有序、互敬互愛為僧團的基礎。例如:比丘有比丘法;比丘尼有比丘尼法;菩薩有菩薩戒法;當僧團大眾有所爭執時,佛陀制定「七滅諍法」。

中心領導,分層教育

佛陀住世時,以佛陀所制定的戒律及所說的教法為領導中心,次由有德比丘負起教授比丘、比丘尼的責任,並於每一僧伽藍推選出長老教授師,負責照顧住處僧伽,並且隨時呈報佛陀有關住處僧侶們弘法修道的情形。

托缽行乞,和合共住

佛陀初成道度化五比丘時,即訂下四依住:

1.依乞食

2.依糞掃衣

3.依樹下住

4.依陳棄藥等

四項理想生活的基本原則,並別立八不淨物,告誡比丘不得持受田宅園林、種植、儲積穀物、蓄養奴僕、蓄養禽獸、蓄錢寶貴物、蓄毯褥釜鑊、蓄象金飾床等八種障道的不淨物。其後,由於僧團的不斷擴展、雨季的困擾,及慈悲垂顧信眾之故,時或受衣、受請,或進而受施田園、房舍等,遂使僧團生活形式有所改變。由是,無論雨季的結夏安居,或平時的和合共處,皆形成生活上的共住制度。在共住規約上,僧侶除個人使用的衣缽等物外,其他物品、用具、床具,乃至房舍、園林等,均屬僧團共有,不得據為私有。對僧團器物的維護,則有工作上的分配;於每一住處僧團中,推選一位有德的長老,領導僧侶的生活作息,及擔任平時的教誡,並轉達佛陀僧事的發生。然這些生活型態的演變,對整體僧團而言,仍維繫於托缽制度的原則。

六和僧團,和樂清淨

奉行佛法,和合共住的出家僧團,以共同行持六和敬,作為建立僧團的基礎。

即:1.見和同解,在思想上,建立共識,是思想的統一

2.戒和同修,在法制上,人人平等,是法制的平等

3.利和同均,在經濟上,均衡分配,是經濟的均衡

4.意和同悅,在精神上,志同道合,是心意的開展

5.口和無諍,在言語上,和諧無諍,是語言的親切

6.身和同住,在行為上,不侵犯人,是相處的和樂

定期集合,布薩說戒

佛陀定期於每月八日、十四(十五)日與僧眾共集一處和合布薩說戒,期使散布於各處的僧侶能定期集會,以達僧團修道生活的圓滿和諧。

僧伽羯磨,民主會議

羯磨制度是僧侶「僧事共決」的最高行政中心,主要目的在增進僧伽的和合。於每月十五日定期開會行羯磨,凡有平日違犯戒律者,即於此時針對其所犯的情事加以審議、判決、處置。

依羯磨的類別,可分兩種:

1.諍事羯磨

2.非諍事羯磨

諍事,是指僧侶間發生諍論之事,及發生破壞僧伽和合的情事。凡此,都是屬於是非問題的裁判案件。非諍事,是關於僧侶的日常生活,及一般行事是否合法的處理指導,或新僧侶加入團體的裁決許可等種種生活上的議決案件。僧團的羯磨法可促進僧團社會組織的嚴密化,並能統攝僧侶彼此的和合互益,而令僧團成為共同遵守規律、推動愛語、利行、布施、同事的理想道德社會。

佛經的管理學

佛教的三藏十二部經典,有關管理的方法,可以說俯拾皆是。今以大家耳熟能詳的二部經典為例,略述如下:

《阿彌陀經》的管理學

在《阿彌陀經》裡,阿彌陀佛建立西方極樂世界,是善於營造管理的建築師。他所建造的極樂世界是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七寶樓閣,八功德水,微風吹動,街道皆以金銀琉璃鋪成,花草樹木香潔微妙,重重疊疊的景觀,非常莊嚴美麗。在西方極樂世界裡,交通管理順暢,沒有交通事故;人事管理健全,沒有男女糾紛;經濟管理完善,沒有經濟佔有;治安管理良好,沒有惡人陷害,大家都很安全,和平互助。

阿彌陀佛不僅是環保管理專家,更是善於領導駕馭眾生的人事管理學專家。他三根普被,教導眾生一心不亂的稱念其名,所以生活在極樂世界裡的眾生,都是阿鞞跋致不退轉善根的諸善上人。他所領導的極樂世界,每一個人都是尊重、包容、和樂、安詳。

《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的管理學

觀世音菩薩是很高明的管理學專家,善於管理眾生,以救苦救難來領眾;以賜予福德智慧,滿足眾生的要求;以三十二應化身和眾生同事攝受。如〈普門品〉中所說:「眾生應以何身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即現何身而為說法。」以散播慈悲,自利利他為眾生拔苦予樂。現代的管理者必須具備有觀世音菩薩隨處應現的能力,適當的滿足個人的需求,並且要建立各種有效的管理方法,以解決現代人在組織中所面臨諸多問題,一如觀世音菩薩的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度人舟。

(星雲法語)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2-25 04:59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