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4-12-20
- 最後登錄
- 2024-11-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567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1532
- 相冊
- 1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台北清真寺興建
臺北清真寺最初位於台北市麗水街17巷2號,佔地300餘坪之日式房屋,創設於民國37年,是由回教教中長者鄭厚仁、常子春鑒於台北教胞急需清真寺作為禮拜的場所,大力呼籲。全體教胞捐贈日式民宅一戶作為清真寺使用。但至民國40年代,來台穆斯林人數增多,麗水街清真寺空間狹小、明顯不敷使用。經白崇禧將軍向政府呼籲,並取得當時外交部長葉公超協助奔走,為尊重訪台國賓的伊斯蘭宗教傳統,必須設置具有國際水準的清真寺作為禮拜場所。經多次協調磋商,政府與協會雙方均樂於積極推動清真寺的興建工作。並且以捐款建寺之名義與回教世界的國家作更深入的接觸,以達到從事國民外交的實質目的。民國46年12月12日「臺北清真寺興建委員會」正式成立。目的為實際瞭解清真寺興建計畫內容與需求,並預定以新台幣六百萬元,興建一座可容納六百人禮拜的清真寺。臺北清真大寺的興建,不但獲得政府大力支持,以外交部的名義向台灣銀行貸款四百萬元作為建設基金;也獲得訪台伊斯蘭國家貴賓 (包括伊朗前國王巴拉維、已故約旦國王胡笙、土耳其前總理孟德勒斯、伊拉克已故親王阿不都拉等) 暨國內外伊斯蘭教胞等的熱心捐助,共同籌募建寺基金;並擇定於台北市新生南路二段62號購地興建。
清真寺興建當時,除延攬台灣知名建築師楊卓成先生設計藍圖,並參照其他學術機構內的相關資料,才決定台北清真大寺的建築風格與藍圖。以這樣的時代背景、象徵意義,及建築地標特色之獨特無複製性,使得台北清真大寺具有獨特的歷史、建築美學與紀念性價值。
台北清真大寺於民國49年1月完工;並於民國49年4月13日舉行落成典禮。典禮由陳誠副總統主持; 汶萊、菲律賓、日本、馬來西亞、泰國、香港、澳洲等國家及地區之政教領袖均受邀蒞臨參加,本寺成為當時遠東地區最宏偉的伊斯蘭教清真寺。
新寺落成後數十年間,邀請的伊斯蘭教貴賓、團體及個人絡繹不絕,包括故伊朗國王巴勒維、土耳其總理孟德絲、約旦國王胡笙、沙烏地阿拉伯國王費瑟等。臺北清真寺的建立,不僅延續了麗水街清真寺發展臺灣回教的重要使命,也因身負特殊國際交流任務,世界各回教國家國王、總統及各界領袖歷次來華訪問,均將蒞臨清真寺為重要行程。
(財團法人台北清真寺基金會)
|
-
總評分: 威望 + 1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