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6-24
- 最後登錄
- 2024-1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368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50040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六和敬根本精神在見解相應、修行之道在於斷除瞋恚
不論是未有信仰的人或正在追求菩薩道的修行者,都可通過學習和敬之道來指導生活和修行。
和敬之道源自佛教的「六和敬」,是佛教僧眾建制的原則,即僧團運作的綱領。和敬之道是按照佛教律制所訂立的。
星雲大師認為,六和敬融合了佛陀建立僧團的目的和修行解脫的趣旨,不僅是僧制的根本原則,也體現佛教教義的精神。
今天,多數文獻所記有關僧團共同生活時所遵循的六和敬內容包括:見和同解(思想上建立共識)、戒和同修(制度上人人平等)、身和同住(行為上不互侵犯)、口和無諍(言語上和諧無諍)、意和同悅(信念上志同道合),以及利和同均(經濟上均衡分配)。
六和敬之說來自佛經中多處記載,在戒律中也有幾種演繹。我們先從早期經典中窺其大義。
南傳《中部第四八憍賞彌經》和北傳《增壹阿含第二四品第八經》,都有以下這一則故事。
住在拘睒彌城瞿師羅園的比丘們,有一次對於一位比丘是否犯戒而發生爭執,更導致僧團的分裂,互相攻擊。佛陀知道後前來瞿師羅園,一心為他們排解紛爭。待佛陀確定爭執屬實後,便對比丘們說:「比丘們!有六件事,可以幫助僧團建立向心力,讓僧團保持無諍、和合與團結。這六件事就是大家對僧團的同修,不論在公開場合或是在私底下,都要身慈、口慈、意慈、飲食均分、戒律共守、見解相應。
身慈、口慈、意慈、飲食均分、戒律共守和見解相應,就是佛陀所親說、教導僧團保持無諍的六種原則。
佛陀指出在這六件事中,最重要的是見解相應,也就是聖者解脫之見,能令踐行者趣向苦盡之見。要依聖者解脫之見,就必透過自省,遠離貪、瞋、昏沈、掉悔、疑、世俗之見、不再與人爭執。因為與人相爭會令自己無法如實知見事情真相。這一點便是聖、出世間、不共凡夫的第一智。
徹悟不與人爭這一點,便是我們生活和修行的第一智!
佛陀繼續說下去的,都是這第一智的延伸。佛陀說,對此知見修學、再修學,能獲得內心寂靜;辨識這是其他沙門、婆羅門所沒有的見解,也是一種智慧;一旦犯錯,即能發露懺悔,改過不再犯,又是另一種智慧;對同修們戒、定、慧的增上,始終保持關心和熱誠,又是另一種智慧;渴求傾聽如來教導的法與律,又是另一種智慧;受教於如來並獲得感化,得到法喜,也是一種智慧。具足以上智慧的聖弟子,就得到預流果。
以上就是佛陀細緻地發揮與人無諍、接受聖教的修行之道。
可是,當時拘睒彌的比丘們卻不信服佛陀,並說:「世尊!這是我們的事,請不必為我們掛慮。」
佛陀沒有放棄,又為比丘們說了長生太子「忍辱止諍」的故事。故事是這樣的。舍衛城國王長壽王,一次被波羅奈國梵摩達王侵略,兵敗而逃。長壽王後來再潛回舍衛城,因行蹤暴露被逮捕處死。臨死前遺言給兒子長生太子,囑他「無怨能勝怨」。其後長生太子因善琴歌而得在梵摩達王身邊侍奉。一次梵摩達王在長生太子身上睡著了,侍衛都不在旁,長生太子本要拔劍殺梵摩達王為父親和國家報仇。當他下手之際,就憶父王「無怨能勝怨」的遺言而往手。梵摩達王也向長生太子懺悔,歸還了舍衛國,兩邦達成和解。
在這故事中,佛陀意在告誡我們無怨能勝怨的大修行。
佛經記載拘睒彌的比丘們仍舊不聽佛陀的勸告,而佛陀也因而離開了他們往跋耆國去。這件事情產生了長遠的影響,最重要的就是促成和完備了佛教的戒律精神和內容。
佛陀親說的身慈、口慈、意慈、飲食均分、戒律共守和見解相應,亦即是後來更多人所說的身和同住(身慈)、口和無諍(口慈)、意和同悅(意慈)、利和同均(飲食均分)、戒和同修(戒律共守),以及見和同解(見解相應)。例如北宋睦庵善卿所著《祖庭事苑》(共八卷)卷五所列舉的「六和」,即身和同住到見和同解,就是從早期南北傳佛經所發展出來的。
在修行上,發願實踐和敬,得到聖智的人,必先斷除瞋恚。
根據馬鳴菩薩所造的《大莊嚴論》(或稱《大莊嚴論經》,相傳為後秦鳩摩羅什譯)卷第九載,佛陀因拘睒彌比丘鬥爭一事,還慎重地提出了斷瞋恚的告誡。此論有言:「瞋恚因緣佛不能諫,是故智者應斷瞋恚。」這就是說佛不能成功諌勉拘睒彌比丘的原因,都緣於他們充滿瞋恚。論曰:「拘睒彌比丘以鬥諍故分為二部,緣其鬥諍各競道理經歷多時。」世尊以無上大悲勸導,其偈曰:「比丘莫鬥諍,鬥諍多破敗,競勝負不息,次續諍不絕,為世所譏呵,增長不饒益。」又說:「應當修善法,斯服宜善寂,恆思自調柔。」「雲何著是服,竪眼張其目,蹙眉復聚額,而起瞋恚想?」後面這四句偈,是責問比丘們,為甚麼以此身份,仍會竪眼張目,蹙眉聚額,起瞋恚之想!
此論又記載,世尊猶如慈父一樣力勸比丘們:「出家之人應勤方便斷於瞋恚。」佛陀指出瞋就如利刀,可以殺人,十分恐怖。瞋又是醜陋的種子、是惡道的導門; 瞋者睡的時候都覺苦,堪比在地獄中受苦; 瞋恚熾盛的人,甚至不能察覺自己的作為。「是故有智者,應當斷瞋競。」
由以上敘述可見,人必先在修行上斷除瞋恚,才能把修智的障礙掃清。掃除障礙後,修行的人就不與人爭、能自省、能辨識(甚麼是正知正見)、離貪、能在犯錯後發露懺悔、熱心幫助同修、有追求智慧的決心。這樣就終能得到如實知見。如此修行的人,一定能與同修見解相應。見和同解的人,不論在僧團中或在居家生活中,其他和敬和合之事,決能自然成就。
來源:佛門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