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8-9-4
- 最後登錄
- 2025-10-1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184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9387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血壓越測越高,是哪裡出問題了?有高血壓的人如何安全過冬
2023/01/06 來源:健康碎碎念滴滴
有位老年患者早晨起床後感覺腦袋發脹、頭暈,一測血壓,高壓達到160 mmHg,他以為是自己活動的原因,休息之後再次測量血壓,結果高壓達到170 mmHg,之後又測了很多次,高壓達到了180 mmHg左右。
患者到醫院就診,診室測量高壓190 mmHg。
經過CT檢查排除了腦出血,醫生詢問病情時,患者思維清晰、談吐正常,而且可以步行去做各項檢查,證明四肢肌力也沒有問題,應該沒有發生腦梗塞。不過為了安全,醫生還是安排他住院觀察幾天。
神經內科主任表示,很多的高血壓患者都會出現血壓越測越高的情況。這是因為患者發現自己血壓升高後會緊張,而緊張會造成交感神經興奮,導致血管收縮,就會進一步升高血壓。
所以血壓不建議連續多次測量,一般來說,血壓連續測量2次即可,如果2次結果相差超過20 mmHg,就再量第3次,然後在數值相差接近的2次中,選擇較低的數值為準。
血壓容易受到環境溫度影響而變化,冬季氣溫寒冷,人體血管遇冷收縮,血液循環阻力增加,血壓升高。在冬季人體出汗量減少,隨汗排出的鈉離子也會減少,也會造成血壓升高。
在北方室外寒冷,而室內有暖氣又很溫暖,室內外溫差很大,有高血壓的老年人動脈有一定的硬化情況,對血壓的調節能力減弱,可能會出現大幅波動,忽高忽低。
所以有高血壓的人,在冬季應關注天氣情況,根據溫度變化及時增減衣物。外出時要注意做好保暖措施,尤其要戴好口罩、帽子、手套、圍巾等,注意對裸露皮膚部位的保護。
規律使用降壓藥物,是治療高血壓的重要手段。大多數的高血壓患者,在冬季需要增加藥物劑量,以適應冬季血壓上升。
建議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藥物調整,而且確定用藥方案後,就要堅持服用。降壓藥物的調整周期通常為1周或更久,不建議頻繁地調整用藥。短暫的血壓波動不會對用藥產生影響,如果血壓偏高或是偏低1周以上時,建議諮詢醫生。
對所用降壓藥物要詳細閱讀藥品說明書,熟悉其中的不良反應與注意事項,如果在用藥期間發生類似症狀,要及時就醫。
冬季要注意飲食均衡,雖然冬季寒冷,但不建議大補熱性食物。飲食上一定要堅持低鹽,每天攝入鹽量不超過5克;烹飪用油最好選擇植物油,每天攝入油脂不超過25克;不要吃過多甜食,每天添加糖攝入不要超過50克;可以把主食的1/3用雜糧、豆類替換。
冬季可以進行適度運動,但建議選擇午後陽光充足的時間進行鍛鍊,而不要晨練。因為清晨往往是一天氣溫最低的時刻,而血壓又有「晨峰現象」在清晨時最高,所以清晨也是心腦血管發病的高峰期,運動時要避開清晨時間段。
總結
有些人在測量血壓時,會因為過度緊張造成血壓越測越高,所以不要連續多次測量血壓。在冬季血壓也容易出現大幅波動,有高血壓的人要注意保暖,並且要在醫生指導下堅持規律用藥,堅持健康生活,讓自己安全度過寒冷的冬季。對用藥有疑惑,請諮詢醫生或藥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