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4-10-1
 - 最後登錄
 - 2025-11-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6516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3301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國外科學團隊在2018年發現西伯利亞永凍土中,一種被冰凍的線蟲,融化後竟然奇蹟似的恢復生命力。初步研判,新品種線蟲在永凍土中沉睡了4萬6千年,將有助於未來研究生物如何在極端環境下延年益壽。而國內則有生物學家擔憂,史前新品種線蟲,對於現代環境是否會造成影響,要持續觀察。 
 
西伯利亞新品種線蟲「出土」 有助研究長壽 
細長身軀不停扭動,這可不是人體內寄生蟲,而是在西伯利亞新發現的線蟲,在土壤內沉睡萬年,讓科學家高度關注。 
 
由俄羅斯、德國等多國學者組成的研究團隊,2018年從西伯利亞永凍土挖掘出這種結凍狀態的線蟲,融化後竟恢復扭動,初步研究,線蟲休眠狀態約4萬6千年,是目前已知休眠狀態最久的生物。研究團隊科學家 菲利普‧希弗表示,「線蟲製造出海藻醣,在休眠狀態時期,能保護蛋白質和DNA。」 
 
驚人發現刊登在美國公共科學圖書館遺傳學期刊,目前研究團隊已繁殖數千隻,也確認是新種線蟲,將有助於研究生物如何適應嚴酷環境以及如何在休眠狀態下延年益壽。 
 
師大永續管理與環境教育研究所教授方偉達表示,「因為氣候暖化的話,現在北極有許多的類似像古菌,它就慢慢甦醒起來,這也可以提供一些我們目前科學界研究的一個方向。」 
 
史前線蟲甦醒!學者警告:恐對環境有風險 
線蟲冰凍萬年的存活關鍵,有望讓未來人類壽命延長不是夢,但國內生物學家提出警告,前農業委員會林業試驗所副所長趙榮台說,「我們把幾萬年前東西拿到現在來,有好處,也可能有很大的(環境)風險,我還是鼓勵研究,但研究要在一個完全封閉的狀況去做。」 
 
雖然對科學發展樂觀看待,但學者也擔憂,新品種線蟲是否會對環境造成不可預期的影響,將成為未來研究人員面臨的一大挑戰。 
 
 
 
資料來源 : 台視新聞網 
https://news.ttv.com.tw/news/11207290026300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