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965|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神學與生活] 系統思維 – 新的觀點 [複製連結]

天使長(十級)

演蝦是裝瞎的最高境界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3-9-22 00:37:34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系統思維 – 新的觀點


教長們重複地提出,應根據家庭的福音來全面更新教會的牧民工作,以及撤換目前重視個體的做法。為此,教長們多番堅持,在提高家庭的參與下,來更新司鐸和其他牧民工作者的訓練。(世界主教代表會議第三屆非常務會議《總結報告》第37段)

一對家長帶著兩名孩子來做家庭治療。他們因大兒子的學習表現感到很焦慮、失望、甚至灰心。孩子現在唸小學,由二年級起,家長開始收到學校老師的慰問;漸漸地,老師的慰問轉變為勸告、最近更成了不斷的投訴:「這孩子上課不專心、坐立不定、不守紀律」。

家長起初以為是孩子升讀小學後適應出了問題,但因他當時成績還算好、和其他同學的表現分別不大,所以希望他長大後會有所改善。但兒子現在唸小五了,快要準備上中學,家長眼見其他的學生都進步了,但這孩子卻依然常被老師投訴上課遊夢,加上這孩子總是滿懷心事、悶悶不樂、又不願說話,所以很是擔憂。他們上網查看一些有關注意力不足及過動症的資料後,更加擔心孩子患上情緒病、自閉症、抑鬱症或其他精神病。家長也擔心孩子的問題源自他的性格;更甚是父親來自一個破碎家庭,曾經體罰過孩子,給他留下童年陰影、心靈創傷。

作為一個天主教家庭,家長覺得這些擔憂是無信德的表現,生怕自己是怪獸家長、不放手、不信賴天主、給孩子立了壞榜樣。這些羞愧感和罪疚感加重他們的壓力。母親開始覺得抑鬱了,父親也很沮喪。他們除了不斷祈禱外,真的不知道怎麼辦。

* * * * *

這是非常普遍的現象。如果你是輔導員或治療師,你如何理解這孩子的「問題」?你如何入手?

若要處理這個「孩子」和「家庭」的「問題」,我們必須知道去哪裡找答案。為此。輔導員或治療師需要瞭解是什麼讓這「孩子」和「家庭」出了問題。我們需要一套理論,先於技巧和方法。

在輔導及治療等助人專業領域裡,存在著數不清的哲學、信念、理論、模式和技巧等:有的把重點放在分析一個人的內心世界、有的注重情緒的宣洩、有的聚焦在溝通技巧…;這現象表示世上沒有一套唯我獨尊的、可以適用於所有「問題」的黃金理論、模式或方法。

婚姻及家庭治療師所採用的視角,是建基於系統思維(Systemic Thinking),以家庭為治療單位、注重人與人之的關係(Relationship)、互動(Interaction)和連繫(Connection)的模式。

如果我們不把焦點集中於一個人身上或強調一個人的性格,那麼,當我們觀察一個家庭如何論述他們的「問題」時,我們可以看到家庭中每一個人都有份參與產生、維持和處理這個「問題」。在臨床經驗中,我們經常見到這樣的家庭結構和互動模式:一個悶悶不樂甚或失控的孩子、一個焦慮哀傷的母親,一個遙遠甚至缺席的父親。他們互相糾纏不清的關係、互動、連繫模式不能有效地處理他們面對的處境、任務和挑戰。

總括來說,婚姻及家庭師把家庭視作為一個系統(Family as a System),也相信「人的行為根本上是受著人際關係的影響」; 並從「人際關係」及「情境」中理解人類的行為、心理、行為、情感、價值觀及性格等,這是一個全新的思維方式。

根據系統思維,要有效地處理一個家庭的「問題」,首先要評估及認出家庭的人際關係、互動和連繫模式、讓家庭各成員明瞭及承認他們每個人如何有份參與這問題。當各人承擔自己的責任,由自己開始作出一些改變、眼前固有的無效、僵化、甚至惡性的循環將會一步一步的被打破。

這種思維給家庭帶來希望,也給各成員帶來責任。因為我們相信,只要家庭系統裡其中一個成員改變,其他的成員都會改變。

因此,改變不再只是一個空想;縱然困難重重,卻是可以達成的目標。因為整個家庭的改變,由自己的改變開始。

(天主教平信徒)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信者恆信乎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7-3 10:20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