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327|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傳奇故事] 焚毀名冊保千人 子孫福報不斷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3-10-12 00:39:39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焚毀名冊保千人 子孫福報不斷

清朝時期,白蓮教打著「反清復明」的旗號,處處抵抗大清朝廷。教匪叛亂頗傷清朝國力,所以清廷對待教匪非常嚴厲。嘉慶十八年(1813年),地方傳言教匪作亂,引起官府震驚。鉅鹿縣令季麟查明實情,保下並非教匪的二千多人,但他因「捕匪不力」遭革職,被發配到新疆,終是客死他鄉。有人認為蒼天無眼,竟讓好人白白冤死。後來,季家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使不少人改變了最初的認知。

嘉慶十八年,季麟擔任鉅鹿(今邢台)縣令。為官仁慈,施惠於民,受到百姓尊戴。後來,地方傳言教匪鬧事,季麟正在嚴加拘捕,直隸總督突然一道飛書上奏朝廷。

當皇上派出欽差重臣查辦此案時,季麟已經擒獲賊首,並搜出兩本名冊。季公細細尋訪查問,發現並不是青蓮教、白蓮教等教匪,只不過是一些人有意裝神弄鬼恐嚇百姓,藉機搜斂錢財罷了,並沒有反叛清廷之事。

季麟查閱名冊,發現鄉紳富戶等良民占了一半多。他一連思考了幾天,來到州郡向太守匯報教匪情況。

季麟說:「這些人,雖然名為教匪,卻不是真正的教匪。收繳的名冊上列有二千多人,都是良民。他們一時受人愚惑,懼怕福禍之說,所以與教匪有所交往。名冊上列下的良民名字,並不是為了跟隨教匪為非作歹。如果欽差大臣到了,將名冊報呈,一定會依此逐一捉拿審問,縱使有人倖免釋放,但這二千多人的家也會破落。」

於是太守問他:「你想怎麼做?」季公回答:「以我的愚見,焚毀名冊,只法辦為首的幾人就可以。」

太守贊同他的做法,說:「這樣一來最好,然而你會因此遭受大災,而且不止會被革職,說不定還會有其它災禍。」太守請他三思而後行。

季公說:「我早有深思熟慮,縱然我一人獲罪遭殃,然而能保護數千人安然無恙,我又有什麼好害怕而不敢為之的呢?」

太守說:「既然你想這麼做,就好好去做吧。不要令後人諷笑你太愚拙。」

季麟回到官署,就把名冊扔到火裡,燒得一乾二淨。此舉令官署的人都感到震驚,但也無可奈何。

當欽差大臣抵達後,將首犯審訊完畢,即向縣令索要名冊。季麟如實稟報,說:「我都已經查明了,名冊所列之人都是良民。留著名冊,只會連累更多的人,所以我已將其燒毀了。」

欽差大臣一聽大怒,然而名冊已經沒有了,繼續審查也無意義,只得如實上報朝廷。結果,季麟被革去官職,還被發配到新疆伊犁去效力贖罪。

啟程之日,季麟坦然而行。有人憐憫他,也有人嘲諷他,認為他太傻了。季麟絲毫沒有怨言,最終死於新疆戍所。

季麟死後不到十年,他的兒子季芝昌於會考中進士及第,獲一甲第三名探花,授為翰林院編修。此後官運步步高升,後擔任軍機大臣、內閣大學士,官至閩浙總督。

季芝昌像,取自清咸豐十一年刻《丹魁堂自訂年譜》。(公有領域)


這期間,還發生一樁趣聞。道光十二年,季芝昌獲會考一等,名列第三。不久,大考(註:按清制,凡翰林出身之官,包括詹事府少詹事以下,翰林院侍講學士以下,大致六年一次須全部在太和殿參加統考,名為大考,優獎劣罰)中他又獲得第三,擢升為侍讀。道光十九年,季芝昌又於大考中獲得第三名,升為詹事府少詹事。他具折入謝,道光皇帝召見,對他說:「你的卷子原本定為第一,朕不知為何就移置第三,不過第一不如第三巧,正好和上次名次一樣。」

因為三次朝中考試均得第三,三三得九,也正應了季芝昌的字「仙九」的「九」字。因此季芝昌以詩記恩曰:「九重知已溫言逮,三度同符盛事傳。」

季麟為保全他人,甘願戴罪戌守新疆。當時有人嘲諷他實在太傻,放棄官位前程、朝廷俸祿,到千里之外受罪吃苦。

民間百姓常說:「祖上積德。」季麟明明白白地遭罪受難,積下了多少德?人們無法統計。畢竟在尋常人眼中,「德」到底是什麼,看不見,也摸不著。人們看見的是,自季麟去世後,他的兒子季芝昌進士及第,後來成為清朝名臣,他的孫子、曾孫均是達官顯貴。季家門庭風光一時。

出身於名門望族的陳其元,於《庸閒齋筆記》中這樣評價季麟救人之事,「誰說天道無知,善因果報不足為信?」季家顯貴正是祖上救人,蔭福子孫的善報啊!

《庸閒齋筆記》卷5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7-2 20:11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