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6-24
- 最後登錄
- 2024-1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368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50040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當道士有七個階緣,你屬於哪一階呢
道士,通常指修道之士。然而,稱道士者必定與道有緣。借此機緣,淺談道士的七種級別,望有道之人斧正。《正統道藏正部•道門通教必用集》錄《出家因緣經》云:道士,凡有七階。據《出家因緣經》所述,道士可分為七個層次。
第一層次的修道者,謂之天真或仙真,“體合自然,內外純靜”。他們屬於最高層次的修道之士,自然無為,能保持身心純淨,虛無忘我,與道合真。更確切地說,仙真為道的化身,故道教尊奉三清道祖,其化生萬物,無所不包,修為最高,已證道果,居神仙中之最高位。
第二層次的修道者,屬於神仙之類,“變化不測,超離凡界”。歷史上通過潛心修行而得正果者,不乏其人。如八仙、五祖七真歷代祖師等,也有不屬於任何門派,但通過修行而得道成真者,如淮南王劉安、詩仙李白等。他們超離塵俗,白日飛升、或坐化、或天尊接引,最終得證仙道。
第三層次的修道者,屬於隱逸之士,他們身懷絕技卻不與世俗同流合污,“含光藏輝,不拘世累”。上古時期有很多隱逸散人,皆大德之名。晉皇普謐《高士傳》中曾記錄了數十位元不以物形累、隱形遁跡的隱士,其體道自然,不以物累,是俗人難以企及的。他們通過修真煉道,有高深道行,可上天入地,屬世外高人之類。
第四層次的修道者,為遠離世俗之山居道士,“幽潛學道,仁智自安”。他們看破紅塵、放下俗緣,尋清幽之地獨處。他們或許也曾叱吒風雲、或遭遇挫敗後棄俗歸野、清心寡欲全性葆真。若有緣問道終南,必定能在山野河畔得見隱修之人,與世無爭。他們的品德高尚令人敬畏。
第五層修道者,為出家道士,“舍諸有愛,脫落囂塵”。他們也許曾有家有室、享天倫之樂、魚水歡欣的生活,但最終放下歡愛親情、皈依玄門、修真悟道。我們日常所見宮觀道士,日讀經典、夜談玄虛、卯時課早、申時課晚是最神秘的修行者。他們演繹著那神秘莫測的道教傳統,道教也因為有了出家人而獨放異彩。
第六層次修道者,為在家修行的人,正一派稱散居道士。他們“和光同塵,抱道懷德”。他們有家有室但懷道教信仰,白日之中在宮觀之中尊奉三清道祖、課誦經典、服務信眾、謹言慎行、修德累功。晚課之後即歸家,除幾種葷辛禁忌之外不必全素食戒律也沒有全真出世道士繁雜的戒律。
第七層次道士,古代天師道之祭酒,“屈己塵凡、救度危苦”。修道之外還為信眾消災祈福、治病救難等事。這些信眾最常見如民間道士、專為人超陰度亡等。
來源:道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