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507|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問題探討] 長者走路不穩原因多 就醫檢查務必攜帶「1物」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汽車達人勳章 機車達人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3-12-8 05:27:57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1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冠廷報導


不適當的藥物使用如安眠藥,利尿劑、心血管肌肉放鬆的鈣通道阻滯劑,泌尿科攝護腺α受體拮抗劑可以放鬆血管和前列腺的平滑肌,進而導致姿勢性低血壓或頭暈,一些抗精神用藥也可能導致類巴金森氐症狀,進而引發步態不穩。

隨著年紀增長,長者如何走穩每一步並預防跌倒,是年長者照護的一大關鍵。醫師建議,可就醫請神經內外科、家庭醫學科、老年醫學科、骨科、復健科及中醫傷科來協助全面評估。

「走路」需三大系統完整 肢體運動、小腦平衡及感覺系統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神經內科主任林志遠說明,一般而言,要能夠走路需要具備三要素,第一為肢體運動系統、第二為小腦平衡系統,以及第三部份為感覺系統的完整。

身體結構性病變 中風、脊椎、神經病變與心臟疾病
林志遠進一步說明,涉及走路的身體結構性病變的一些常見原因如下。

1.在大腦方面,若病患有腦中風導致肢體乏力,腦脊髓液造成水腦症影響腳的運動神經元及運動皮質脊髓束,大腦因為長期高血壓、多次小中風、或一些大腦髓鞘因感染、營養維生素B12缺乏、甲狀線疾病代謝異常而白質病變,造成運動皮質脊髓束訊號傳導不佳。

2.基底神經核退化所產生的巴金森氐症及相關症狀所導致的運動障礙。

3.小腦中風或退化、甚至癌症引起的副腫瘤症候群(paraneoplastic neurological syndrome)產生抗體攻擊小腦等因素,導致平衡協調出現問題。

4.脊椎部份常見的有頸部退化由外側壓迫到運動皮質脊髓束,脊椎嚴重側彎,脊椎狹窄及退化,另外因長期使用胃藥或吃素所引發的維生素B12缺乏,引發腳部無力或本體感覺不良,而走路不穩。

5.骨骼肌肉相關的疾病則包括髖關節及膝關節等,另外肌少症或糖尿病所引起的肌肉肌萎縮。

6.神經部份則有嚴重的本體感覺及周邊神經病變等,都可能造成走路不穩。

7.心臟血管方面則包括了喝水不夠,瓣膜性心臟病及心律不整,心跳長時間暫停停頓超過3秒,或頸動脈及椎基底動脈狹窄等因素導致心臟輸出及大腦灌流不足等因素,都可能導致走路不穩。

步態不穩也恐與藥物相關 就醫務必攜帶藥單!
除了身體結構性病變外,不適當的藥物使用如安眠藥,利尿劑、心血管肌肉放鬆的鈣通道阻滯劑,泌尿科攝護腺α受體拮抗劑可以放鬆血管和前列腺的平滑肌,進而導致姿勢性低血壓或頭暈,一些抗精神用藥也可能導致類巴金森氐症狀,進而引發步態不穩。

林志遠建議,就醫務必平常使用的藥物實體或藥單、藥袋給醫師參考,雲端系統雖然也可以查到病人用藥,但這些資訊字體很小,缺乏劑量等訊息,若有實體藥物及清單,則可以加速醫師找出走路不穩的原因,並立即給予調整藥物建議及衛教。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6-27 00:12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