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21-12-7
- 最後登錄
- 2024-11-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8755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931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道教中有一個神仙叫「無量祖師」嗎?
「無量祖師」是民間對真武大帝的新稱號,清代以前的文獻尚並沒有出現過,清代真武信仰在民間社會的勃興,塑造了許多真武修真的本地化傳說,更將佛教和民間信仰的元素加入其中。
地域性的真武信仰,一個非常顯著的特色就是真武獲得了一個嶄新的名號:無量祖師。
「無量祖師」不見道經記載
「無量祖師」的稱謂,並不見載於《道藏》和道教界,而是清代以來民間社會對真武大帝的新稱謂,而這個新名號也逐漸為道教界所接受。
關於「無量祖師」名號的由來,學術界並沒有進行過深入的考證。據陳寶良《中國的社與會》稱,真武大帝亦稱無量祖師,「無量」的稱號,大約是參照佛教「無量壽佛」的稱號而借用的。
關於行氣的要領,綜合起來,大致有以下幾點:
(1)吸氣曰納,出氣曰吐。「吐故納新」即吐出碳氣,吸納新鮮氧氣。納時深吸至于丹田,然後徐徐吐出廢氣。吐氣有吹、呼、唏、呵、噓、呬六種方法。《養性延命錄》云:「凡行氣以鼻內(納)氣,以口吐氣,微而引之,名曰長息」。呼吸之法要細、長、深、勻。吸氣時要細微徐緩,不可聞聲,葛洪所謂以鴻毛著鼻口上而鴻毛不動。深者謂吸氣深入達於臍下丹田。勻謂呼吸要勻稱。細微、徐緩、深長、勻稱,此即道家所謂「綿綿若存」。
(2)行氣宜在早上林間,空氣清新的地方鍛鍊。古人稱:「從夜半至日中為生氣」。(《養性延命錄•服氣療病》)司馬承禎謂:「凡導引當以丑後卯前,天氣清和時為之。」(《導引論》
(3)導引行氣是把肢體運動、乾浴、按摩與氣功,內外結合起來。《導引經》說清旦起來,叩齒、閉目握固、調息、導引正是講的內外功的結合。
(4)行氣要節食,不宜過飽。《養性延命錄》云:「行氣之法,少食自節,動其形,和其氣」。
(5)行氣要注意意念活動,要把調息練氣與練心(思想、意念)結合起來。意念活動在道教叫「存思」、「存想」、「存神」。①《老君存思圖》云: 「為學之基,以存思為首。」(《雲笈七籤》卷四十三引)存思又叫凝神,神定則氣住,練功家要求意守丹田或意守某關,在道書中又稱「守一」。《抱朴子•地真》云:「思一至飢,一與之糧。」道教加以神秘化就有「思玄一」存諸神等說,其實就是使精神專一,凝神聚氣。道家以耳為精竅,目為神竅,口為氣竅。意動形搖則傷氣;目動心搖則傷神;邪思精搖則傷精。故《莊子》云:「勿搖汝精,乃可長生」。(《在宥》)意念專一則耳不聞,可以保精;口不言,可以保氣;目不視,可以保神。心靜守一則氣平,氣平則息勻,息勻則氣聚,氣聚則凝神,神氣合一,性命歸根。所以「存思」的要點在排除雜念,閉目內視,所謂「智靜神凝,除欲中淨」。(《老君存思圖》)《神仙絕穀食氣經》說:「諸行氣皆無令意中有忿怒愁憂。忿怒愁憂,則氣亂;氣亂則逆。思一,則正氣來至;正氣來至,則口中甘香;口中甘香,則津液多生而鼻息微長;鼻息微長,則五臟安;五臟安,則氣各順理。如法為,長生久壽。」(《雲笈七籤》卷五十九引)所以行氣功要精神上輕鬆愉快,心情安靜,排除一切煩惱和雜念,常保心氣和平,這樣練功持之以恆,自可健康長壽。《清靜經》曰:「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若能常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故能寡慾則心平氣和,心靜而神自清。因之,清心寡欲,意念專一,是行氣功的前提條件。
概括起來,可以這樣說:導引行氣就是現在的氣功、保健按摩、柔軟體操、武術鍛鍊等結合起來的一套保健強身之術。導引行氣如能長期堅持鍛鍊,無疑能夠增強體質,防病治病,可以卻老延年。但道教認為可以長生不死,顯然是妄誕的。漢代的王充就批判過道家以為導氣養性可以度世不死的虛妄。(見《論衡•道虛》)葛洪認為行氣導引「可令內疾不起,風濕不犯」,「可以延年遲死耳,不得仙也。」(《抱朴子•極言》)行氣重視意念活動,意念活動是心理衛生的保健法,把人的心理與生理密切結合起來,說明古人在長期的實踐經驗中對人的心理與生理的關係上已有較深的理解。
(四)房中 房中本是古代醫學中講男女性生理和性醫學的知識。《漢書•藝文志》方技略云:「房中者,性情之極,至道之際。是以聖王制外樂以禁內情,而為之節文。傳曰:『先王之作樂,所以節百事也。'樂而有節,則和平壽考,及迷者弗顧,以生疾而隕性命。」這一段概述了古代房中術的要旨,說明男女結合是性情之極至,其要在「樂而有節」。如果沒有節制,沉迷荒淫就會傷生短命。道教汲取了它。在道書中把房中亦稱為「合氣」或「男女合氣」。早期道教的經典《太平經》中就有「興國廣嗣之術」。天師道的教徒們都是有妻室子女的,因之道教認為房中是保精、養生、卻病的一種修煉方法。所以《黃庭經》說:「長生至慎房中急,棄捐淫慾專守精」。道教的理論認為「萬物負陰而抱陽」,陰陽配合是符合自然之道的。天地之道就是陰陽和諧,陰陽合而萬物生。所以《玄女經》說: 「一陰一陽相須」。《抱朴子》說:「人不可以陰陽不交,坐致疾患」(《微旨》)。又說:「陰陽不交,則坐致壅閼之病,故幽閉怨曠,多病而不壽也。任情肆意,又損年命」(《釋滯》)。《養性延命錄》謂:「男不可無女,女不可無男,若孤獨而思交接者,損人壽,生百病」。這說明男女合氣的真理。孤陰不生,獨陽不長,陰陽不交及縱慾過度都會產生疾病。所以葛洪說:「人不可以陰陽不交,坐致疾患。若乃縱情恣欲,不能節宣,則伐年命」(《抱朴子•微旨》)。房中術的要點是:(1)注意節慾而不能縱慾,葛洪所謂「得其節宣之和,可以不損」(《抱朴子•釋滯》);(2)禁忌醉飽以後或勞累過度的性生活。《素問•厥論篇》說:「此人必數醉,若飽以入房」。王冰注云:「醉飽入房,內亡精氣,中虛熱入,由是腎衰」。《養性延命錄》亦云:「醉飽、遠行歸還,太疲倦,並不可行房室之事,生病,切慎之」。房中術的功用,據葛洪說:「夫陰陽之術,高可以治小疾,次可以免虛耗而已」。(《抱朴子•微旨》)至於道教認為房中之法可以「采陰益陽」,「還精補腦」,「增年益壽」,能醫治百病(見《抱朴子•釋滯》),這顯然做了不適當的誇張。
房中、服食、導引行氣等都是道教修煉養生之術。但是「好事之徒,各仗其所長,知玄素之術者,則曰唯房中之術,可以度世矣;明吐納之道者,則曰唯行氣可以延年矣;知屈伸之法者,則曰唯導引可以難老矣;知草木之方者,則曰唯藥餌可以無窮矣;學道之不成就,由乎偏枯之若此也」。(《抱朴子•微旨》)葛洪說這些淺見之人,總是強調自己知道的一點,認為就可以成仙,其實乃是片面之論。精、氣、神是構成人的生命的三大要素,所以道教的修煉貴在愛精、保氣、全神。房中的目的在愛精,導引行氣在保氣,服食藥餌是綜合性的,既可治病,又可固精、保氣、全神。《抱朴子•雜應》說:「養生之盡理者,既將服神藥,又行氣不懈,朝夕導引,以宣動榮衛,使無輟閡,加以房中之術,節量飲食,不犯風濕,不患所不能,如此可以不病」。葛洪認為人的身體是個有機體,各方面密切聯繫著,有不可分割的關係。如像治理國家,必須「文武禮律」互相配合,不能有所偏廢。如像音樂一樣,必須五音配合,才能成曲調。養生也是這樣,應該把服食藥餌、導引行氣、房中之術等結合起來,才能收到防病、治病、強身、延年的效果。
道教在養生方面有許多值得重視的寶貴經驗和知識。如青牛道士封君達說:「體欲常勞,食慾常少。勞無過極,少無過虛(飢餓——引者)。去肥濃,節咸酸,減思慮,損喜怒,除馳逐,慎房室」。張湛《養生集敘》曰:「養生大要:一曰嗇神,二曰愛氣,三日養形,四日導引,五日言語,六曰飲食,七日房室,八曰反俗,九曰醫藥,十曰禁忌。」(並《養性延命錄》引)袁了凡講聚精養生之道:「一曰寡慾,二曰節勞,三曰息怒,四曰戒酒,五曰慎味(指清淡之味——引者)。(《攝生三要》)這些都是養生經驗的總結,是頗有價值的。道教的長生成仙之說,當然是虛妄的,但如服食中包含著許多醫藥和食療保健的知識,導引行氣是氣功、保健功與按摩相結合的強身治病的方法,房中是性醫學的知識,這裡面都包含著一些有價值的東西。我們應該珍視這分文化遺產,剔除其虛妄迷信的東西,發揚其科學的內容。
馬書田的《中國民間諸神》也持此說,認為「無量祖師」是指真武祖師的法力無邊,而《玄天上帝啟聖錄》中稱:「自斯玄帝千變萬化,為主教宗師,分身降鹽,濟物度人,無邊無量,洞天福地,無不顯靈,感應事跡,簡丹難窮。」因此,無量祖師的稱號可能源於經中「無邊無量」一詞。
清代碑刻建築常見「無量祖師」名號
道教經典並沒有「無量祖師」記載,然清代的不少道教碑刻和建築中,「無量祖師」的名號非常常見,確實應當引起研究的重視。據清康熙十二年(1673)太興山岱頂玉皇洞所立的《重修上帝寶洞序》,稱山上曾建有供奉真武大帝的「無量金殿」一間。陝西澄城縣馮原鎮梁家山村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所立《梁家山無量會朝武當碑》,敘梁家山村「無量會」朝武當山還願之後立碑記其事,其朝拜真武大帝而取名「無量會」,可見當時真武大帝在民間確有「無量」之名。
和諧是民眾一直都在孜孜以求的。在和諧的社會裡,不僅人人心情愉快、處處溫暖融洽,而且人們的生活質量和工作效率也會大大提高,社會秩序穩定而協調。在中國各個朝代幾千年的歷史交替中,和諧不僅是先人們為人處世、治理國家的一種方法,更是一種綿延幾千年的政治理想。和諧也是中華民族的人文主題,天時地利人和、家和萬事興……都體現了自古以來中國老百姓的共同夢想。安寧、穩定的和諧環境是人類社會進步的基礎,也是人類活動和生活的必要條件。離開和諧,社會無從發展,個人也得不到幸福。
現在中國的發展處在一個黃金期,但也是矛盾突顯期。要持續穩定發展,就必須善於化解矛盾,構建和諧環境。發展是硬道理,和諧則是硬道理後面的硬道理。構建和諧社會作為一項社會系統工程,需要最廣泛的社會動員,需要人心向善,人心思和,廣納群言,廣謀良策,多方發動,多種努力。其中值得去做的一件大事,就是從我國豐富的傳統文化資源中,發掘「和"的文化內涵,古為今用。儒、道、釋是中國文化的三個支柱,它們都倡導和諧,然而各自和諧的內涵是不同的。儒家重視的是社會秩序,主張和而不同,以倡導「非寡"、「非亂"、「非同"為前提,追求以「多元和諧"為目標的理想和諧境界。佛教重視的是宗教與社會的關係,強調奉行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戒和同修、見和同解、利和同均的「六和敬"規則。而中國土生土長的道教關注的是天、地、人全面的和諧發展,以「道"為最高信仰,倡導人們信道、修道、行道,一切以道為事,生成容納萬物、自然平和無私、無為柔弱不爭的環境。可以看出,道教之和不僅是最完整的,也是最貼近人、最具人性的。
又據清康熙十四年(1675)李蕃為四川通江縣《募修雞子頂真武廟疏》所撰的碑文稱,「神號無量佛,宋真宗更為真武,封為帝,則兼釋道而成名。」作為儒生的李蕃並未深究名號的由來,大概在清初民間已經將真武大帝與無量壽佛聯繫起來了,而且還流傳真武大帝與無量佛在武當山爭奪地盤的傳說。
三教同奉真武大帝的見證
清嘉慶年間甘肅通渭縣張毓秀曾為甘肅興隆山撰《無量祖師廟記》,記載了清初郡人修建無量祖師廟供奉真武大帝招徠道流居住,嘉慶年間再次重修,「無量祖師」已經成為興隆山對真武大帝的專屬稱謂了。
清代甚至在很多佛教寺廟也供奉無量祖師的神位,道光七年(1827)陝西淳化縣所立的《增修金牙山龍盤寺碑記》,稱龍盤寺舊殿供奉著觀音菩薩和無量祖師,而從宣統二年(1910)陝西佳縣所立的《重修白雲山無量祖師殿碑記》來看,則白雲山的道眾亦接受了真武大帝「無量祖師」的名號,並將其視為三教同奉真武大帝的見證。
「無量祖師」是民間對真武大帝的新稱號,清代以前的文獻尚並沒有出現過,清代真武信仰在民間社會的勃興,塑造了許多真武修真的本地化傳說,更將佛教和民間信仰的元素加入其中,與無生老母、觀音菩薩等神靈一起為民間祠廟所信奉,許多地域化的真武傳說雖然流傳未廣,但真武大帝「無量祖師」的新名號卻逐漸為道教界所接受。究其由來,正本清源,則民間真武信仰之訛變,庶可以明了。
(周易風水大講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