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91|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保健常識] 過年「溢赤酸」來搗亂 中醫授4穴位救急 [複製連結]

Rank: 2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4-2-13 00:20:25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1
彭婷愉表示,胃食道逆流常源自於下食道括約肌鬆弛,造成胃酸或胃中食物容易往上逆流到食道中

沈莉馨/核稿編輯

年節期間三餐大魚大肉,外加零食、飲料、消夜吃不停,當心胃食道逆流找上門!屏東馬光中醫診所醫師彭婷愉指出,預防胃食道逆流要注意飲食控制及作息,年節期間發作可按摩4穴位救急;足三里穴能改善腸胃蠕動、促進排便;豐隆穴有調理胃氣,消食導滯功效;而太衝穴可減緩胃酸上逆;中脘穴則能改善腹脹滿、打嗝、噁心感。

彭婷愉表示,胃食道逆流常源自於下食道括約肌鬆弛,造成胃酸或胃中食物容易往上逆流到食道中。胃食道逆流除了和飲食、生活作息、壓力有密切關聯,平時消化機能不好的人也容易引發胃食道逆流,例如吃飯後容易腹脹,或是進食前後容易有上腹疼痛者,大多因腸胃蠕動功能較差,導致胃排空的時間較慢,胃中食物累積造成腹腔壓力上升,也容易引發胃食道逆流。

她說,胃食道逆流在中醫稱為「吞酸」,常見於情緒壓力造成的肝鬱犯胃型吞酸、飲食不節導致食積型吞酸、素體腸胃機能低下的脾胃氣虛型吞酸,均會造成胃氣失和,引發胃酸上逆。

胃食道逆流常見症狀
彭婷愉指出,胃食道逆流的典型症狀包含:胃酸過多、胸口灼熱感(火燒心);非典型症狀包含:慢性咳嗽、胸痛胸悶、口臭、口中有酸液、喉嚨痛、喉嚨異物感、聲音沙啞。她強調,當食道長期受到胃酸刺激,除了出現不舒服的症狀,食道反覆地發炎、潰瘍,最終可能會造成食道細胞癌化現象。因此當出現消化不良的症狀,或是已經有胃食道逆流的狀況,應謹慎看待。

過年如何避免胃食道逆流
至於年節期間預防胃食道逆流,彭婷愉提到可從飲食、作息著手,飲食方面避免食用高糖份、高油脂、精緻澱粉(麵條、軟麵包、軟吐司)、難消化食物(糯米、醃漬加工品)、辛辣刺激性食物。三餐定時吃,放慢吃飯速度,飽足感以8分飽為限。睡前3小時不進食。

生活與作息方面避免日夜顛倒,不要熬夜。穿著寬鬆衣物以減少腹部壓力。飯後出門散散步可促進腸胃蠕動,幫助消化。保持心情放鬆愉快,好好享受新年假期。同時也要避免抽菸及空腹飲酒。


中醫教你舒緩胃食道逆流
彭婷愉也分享改善胃酸逆流兼保健的穴道,每個穴道按壓持續3~5分鐘。

足三里穴:改善腸胃蠕動、促進排便。
位置:採坐姿後,雙腳踩踏地面、膝蓋彎曲成90度。找到膝關節外側凹陷處(外膝眼)。

豐隆穴:調理胃氣,消食導滯。
位置:小腿外側的足外踝,往上拉一條直線到膝蓋外凹陷處。

太衝穴:減緩胃酸上逆。
位置:腳背上,第一趾骨跟第二趾骨接合處,其上方5公分位置。在腳拇趾與腳食趾指縫交界點,往上2橫指(食指跟中指)處。

中脘穴:改善腹脹滿、打嗝、噁心感。
位置:腹部,前正中線上,胸骨體下端和肚臍連線,距離肚臍四指位置。躺平或站直時,胸骨體最下端跟肚臍連線的中間點。

彭婷愉提醒,如平時有消化不良的症狀,或是已經有胃食道逆流的情形,建議尋求信任的中醫師進行調理。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6-4 16:38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