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8-2-14
- 最後登錄
- 2024-11-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612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9110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步罡踏斗,神馳九霄
步罡踏斗是道教齋醮時禮拜星斗、召請神靈的法術。步罡踏斗又名步罡躡紀、步罡履斗、飛罡躡紀等。它是在醮壇上占方丈之地,鋪設罡單,高功腳穿雲鞋,在罡單上沉思九天,按星辰斗宿之方位,九宮八卦之圖,以步踏之,即可神馳九霄,啟奏上天。
高功步罡踏斗之步伐,又稱為禹步。大禹創行禹步的說法,首見於戰國諸子的記載。戰國尸佼《尸子•廣澤》說:「禹於是疏河決江,十年不窺其家,足無爪,脛無毛,偏枯之病,步不能過,名曰『禹步』。」《荀子》說:「今羽士作法,步魁罡,即謂禹步也。」《太上助國救民總真秘要》說:「禹步者,雲大禹治水以成厥功。蓋天真授此步訣,以制神召靈,遂因名為禹步耳。……禹步是禹受於太上,而演天罡地紀,出為禹步。」《道法會元》卷一百七十二說:禹步的三九之跡,一十二跡,一十五跡,「皆夏禹皇帝以步洪波之間,履步治水,開道役神,功成登真。
《抱朴子內篇•仙藥》記載早期道教的禹步法說:「禹步法:前舉左,右過左,左就右。次舉右,左過右,右就左。次舉右,右過左,左就右。如此三步,當滿二丈一尺,後有九跡。」禹步的三步九跡,是丁字九步,一步七尺,三七二十一尺。這是禹步最基本的步伐。其步先舉左足,三步九跡,跡成離坎卦。此法在道教的科書中,稱之為三步九跡星綱。《抱朴子內篇•登涉》的禹步法,雖然是先出右足,但同樣是三步九跡。
禹步經道教行法者的推演,便成九十餘種,舉足不同,咒誦各異。道經中所見的禹步斗罡有七星禹步、三步九跡法、三五跡禹步法、十二跡禹步法、七星罡、七星斗罡、北斗七元罡、禹步九跡罡、禹步九靈斗罡、九鳳破穢罡、九鳳雷火破穢斗罡、三步丁罡、禹步罡、三台罡、三寶罡、遣將罡、神虎罡、交泰罡、交乾步斗罡、既濟斗罡、未濟斗罡、八卦斗罡、二十八宿罡、躡地紀飛天罡法等。
步罡踏斗的「罡」與「斗」、「綱」皆與星斗有關。罡,又稱天罡,指北斗七星的斗柄,即北斗星第五至第七星;斗,即北斗,因北方有七星聚成斗形,故名北斗。而綱指斗綱,北斗第一魁、第五衡、第七勺三星稱為斗綱。道教認為綱是連星,紀是綴星,相合以組成北斗星座。
禹步之法,先舉左足,一跬一步,一前一後,一陰一陽,初與終同步,置足橫直,步如丁字,以象陰陽之會。這種三步九跡,寓意三元九星、三極九宮,以應太陽大數。禹步是法天地造化之象,日月運行之度。道教認為禹步百日,誦詠斗章,可以與神潛通。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三」、「九」都是具有神秘意義的聖數。禹步的三、九亦具神秘的特徵,但道教的禹步還蘊涵豐富的思想義蘊。道教禹步的三步寓指三元、三極,三元是人身之元精、元氣、元神,又指上元天罡、中元人罡、下元地罡;三極指天、地、人三才至極之道,北斗樞、璇、璣三星即為代表。宋路時中《無上玄元三天玉堂大法》卷十九說:「夫步罡者,飛天之精,躡地之靈,運人之真,使三才合德,九炁齊並,鬼神轉旋天地,一步一指,一轉一旋,造化中全神明在左。」步罡踏斗就是以方丈罡單,象徵上天北斗,法師禹步於罡單,仿佛凝聚身中之三元,踩於北斗九星之上,置身三極九宮之中,無怪乎步罡踏斗有如此通神之法力了!
來源:道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