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3-23
- 最後登錄
- 2024-11-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8031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733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穆斯林社會是一個平衡的社會
穆斯林社會的鮮明特性
以上我們引證了來自伊斯蘭可靠源泉的許多證據和實例,流覽了古蘭經啟示、聖訓、聖門弟子言行、再傳弟子中伊瑪目以及法學大家們的論斷,那麼,我認為我們對穆斯林社會的特性已不再陌生了,也沒有必要再雲爭論這個社會到底是穩定不動的,還是發展變化的?
我們已經看到,這個社會中不僅穩定與通變高度融合,而且人們以為不可調和的許多矛盾也水乳交融,如物質與精神、現實與理想、科學與信仰、宗教與國家、文化與道德。
穆斯林社會是一個平衡的社會,故此許多的對立矛盾在這個社會中能夠統一起來,使矛盾雙方能夠公平地各得其所。這便是這個社會在穩定與通變之間所處的位置。正如我們在這一章開頭所概括的,它在原則、目標方面是固定不變的,而在細節、方式方面則是靈活通變的。所以,穆斯林社會既是穩定又是發展的社會;它仿佛是一條奔湧的河流:永遠在流動、在更新,但同時卻不脫離特定的河床和走向。
如果說這種奇妙的平衡中這一社會的特性已昭然若揭,那麼,其中的哲理也是有目共睹的:如果一個社會把絕對的穩定作為萬事的慣例,不管宗教和世俗,精神和物質,整體和局部,原則和細節統統保持不變,既堅守一種目標又堅守一種方式,那麼,整個生活將停滯不前,成為僵屍;人們不再得益於種種觀察與實驗,而觀察和實驗正是宇宙知識的基礎,是人類生活中實際發生而且必不可少的東西。這無疑與宇宙規律相悖,與人的本性和萬物的本質不符。但是,如果一個社會把絕對的通變作為自己的原則和象徵,則這個社會天長日久勢必變成一個無價值觀念、無制約機制的社會,它將脫離宗教的指導,或使宗教服從它的形勢、跟隨它的生活;宗教也將隨這個社會榮辱沉浮。殊不知,宗教原本是支配生活的,而不能受生活支配;宗教理應讓生活遵從自己的理想和引導,而不是相反受制于生活的現實和生活的墮落。假設穆斯林社會在思想、觀念、道德、習俗和法律方面迎合環境、時代的絕對發展,屈服於許多突發事件,那麼,這個社會將失去統一,每個國家將產生一些反伊斯蘭的社會,其結果是:安拉所意欲的統一烏瑪(信仰共同體)將不復存在,反而會出現許多互相對立的群體和社會。這正是伊斯蘭的敵人所希望的。[①]
要真正認識穩定與通變——這一安拉賜予穆斯林社會的恩澤,須去瞭解一下其他社會(特別是今日西方社會)的狀況,看看那些社會是怎樣為一切事物的“絕對發展”打開綠燈的,以至社會生活中不存在一種可依賴的穩定事物:沒有信仰,沒有美德,沒有習俗,沒有法律,甚至人類從天啟中世代相承的崇高價值一概喪失殆盡。這種極端的後果是整個生活的動盪:從精神紊亂、思想迷茫到道德墮落、家庭瓦解乃至社會崩潰……與之對立的另一種極端應運而生:一些青年人不滿自己的社會發展演變為物欲和機器,於是,為自己選擇了一種變態的生活,如“出家主義”等等。極端只能造就極端。
使伊斯蘭社會面臨危機的兩種現象
兩種現象使伊斯蘭社會面臨危機:
(一)凍結、僵化本來應該發展、運動的東西,致使生活黯淡無光,毫無生機,猶如一潭死水,成為種種病菌的溫床。這是背離伊斯蘭正確引導後的衰落時期發生的事實,當時法學中的創制精神(伊吉提哈德)停滯,科學發明、文學創作、工業、軍事技術等全面癱瘓……因襲、盲從之風覆蓋著整個生活,表達時人流行觀點的諺語是:“前人為後人沒留下任何選擇的餘地”!與此同時,曾停止不前並長期做穆斯林學生的其他社會卻開始覺醒、發展、進步,進而以殖民者、侵略者的姿態向前推進時,穆斯林尚睡眠正甜!
(二)讓本來應該穩定、持久的東西強行發展、變化。我們在這個時代可以耳聞目睹的是,穆斯林子弟中的一夥人試圖以“發展”的名義讓烏瑪脫離自己的宗教,脫離自己的一切精神遺產。他們想為無神論、擺脫沙裡亞的世俗主義以及道德墮落鋪平道路;這一切舉動都以“發展”這個新偶像為招牌。其實,他們意在發展宗教本身,使之附和他們想從東西方引進的種種信仰、思想、價值、制度、習俗和道德。
安拉使宗教成為人類的一種制約,使人類不致搖擺不定、顛倒是非,因此,把宗教定為穩定的準則:當人們發生分歧時去徵詢它的判例;當人們誤入歧途時以它為依歸。相反,倘若讓宗教迎合動盪多變的生活,附和生活中的既成事實,隨生活榮辱起伏,那麼,宗教勢必失去自己在人類生活中的職能。
真正的改革是:很好地理解生活中應該發展的領域,遂努力去發展、改進——出於有膽識的智者的謀略,而不是輕率的因襲者的舉動。同時很好地認識生活中理應穩定的價值觀、思想、信仰、道德禮儀及法律;山可移,而這些因素卻是不可移的。
我們以這一明智的立場去面對“發展”,並指導“發展”,那麼我們得到的將是兩世的幸福。因為我們既能贏得今世,又不失去後世;我們將獲得安拉的喜悅,同時又博得人們中智者的青睞。
【節選自《伊斯蘭的特色 》,尤素福•格爾達威 著,張維真 譯,題目是編者所加。】
------------
[①]欲進一步認識伊斯蘭社會“穩定”價值的人,可參閱已故賽義德•庫特蔔所著《伊斯蘭認識論的特點》第83-106頁。
(伊斯蘭之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