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3-23
- 最後登錄
- 2024-1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8042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734
- 相冊
- 0
- 日誌
- 0
![Rank: 13](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3](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3](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3](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1.gif)
狀態︰
離線
|
道教齋醮科儀裡面的稱謂術語
齋醮科儀中,平常通過建壇、設置用品、誦經拜懺、踏罡步斗、掐訣念咒等來共同完成。
醮壇:「壇」指在平坦的土地上,用土築的高台,用以祭祀天神和祖先。《道書授神契》: 「古者祭皆有壇,後世州郡有社稷壇。記曰:壇而不屋,古醮壇在野。今於屋下,從簡也。」由此明曉古代醮壇,原為露天,後改在殿內。齋醮有不同規模的壇。大 型齋醮活動,通常築有若干個壇,其中主壇叫做「都壇」,其餘的叫做「分壇」。
正一派醮壇,稱為「萬法宗壇」,用天師之印,為「陽平治都功」印,沿襲至今。茅山上清派 齋醮科儀中用「九老仙都君印」。齋醮儀式中,各有一定稱謂和職守的道士,統稱為執事,即醮壇執事。全真派醮壇,稱為「混元宗壇」,用「道經師寶」印。其中 方丈傳戒的戒壇,稱「玄都律壇」。
高功:位居各執事之首。擔任者必須「道德內充,威儀外備,天人歸向,鬼神具瞻」;在儀式中要「躡景飛晨,承顏宣德,惠周三界,禮越眾官」。
監齋:僅次於高功。其職守,一為「總握憲章,典領科禁,糾正壇職,振肅朝綱」;二為「周密察非,從容授簡,有嚴有翼,毋濫毋墮」。即主管科儀典法,為高功的副手。
都講:與高功、監齋合稱「三法師」。擔任者必須「洞輔該通,法度明練,贊唱儀矩,領袖班聯」。即主管唱贊導引,亦為高功的副手。
以上三職,正一派稱為「三法師」,全真派僅稱「高功」,無「法師」之稱。但三者在齋醮科儀中各有明確職能。據《太清玉冊》卷4記載,其他醮壇執事還有鍊師、攝科、正儀、監壇等。
道教醮壇之上,講究一定規矩,謂之威儀。醮壇上陳設必要的設置和用品,主要有:
供器:香爐、燭台、花瓶、香筒等。
供養:如香、花、燈、水、果五種供奉。
法器:通用的法器有兩類:一類為仰啟神仙、朝觀祖師以及為了驅惡鎮邪的器物,如朝簡(圭簡)、如意、玉冊、玉印、寶劍(法劍)、令旗、令箭、令牌(召遣神將之牌)、天蓬尺(法尺,為桃木長尺)、鎮壇木等;一類為各種打擊樂器,如鐃、鐺、鑔、鈴、鼓、鍾、螺、磬等。
禮拜:醮壇中最常見的一種儀式,俗稱「叩頭」、「作揖」,道士與信眾,在宮觀內外,面對神像,都要禮拜,這是入道信教的首要和根本。
誦經:初習儀式必先學誦經。誦時有一人獨誦,多人合誦;主要有心誦、形誦、心祝、密祝、微祝等。
步虛:指醮壇上諷誦詞章採用的曲調行腔,相傳其旋律宛如眾仙飄渺步行虛空,故又名「步虛聲」。依據步虛音樂填寫的字詞,稱為「步虛詞」。
存想:即存思。閉合雙眼或微閉,存想內觀某一事物或神真的形貌、狀態等,建醮不存想,無法溝通人神世界,齋醮即失去意義。存想的對象十分廣泛,大多為師徒秘傳。
叩齒:即上齒與下齒相叩,目的集神。
進表:指法師將表文上奏天庭的儀式,又稱「上表」。其用法因神位高低而定,對道教最高神呈進稱為「上大表」,一般神則稱為「上疏」。最後將表文焚化,稱為「化表」,以期送達天庭,賜福延齡,先靈受度。
醮壇科儀中,還有咒訣罡步、香贊禮表等方法和內在的存想運諱、叩齒集神等內功。咒指通於神靈的用語。古代「咒」通「祝」, 持咒可以請神驅邪、保命護身等。訣指按一定的方法用手指盤結捏掐而成的形狀叫做訣,其過程叫掐訣。掐訣通真制邪,役將治事。不同的神明有不同的訣法。
(東門大官人)
|
-
總評分: 威望 + 1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