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3-23
- 最後登錄
- 2024-1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8042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734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道可道,名可名,道祖在第一章就說明了修行的要旨
道祖老子破天荒地提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道”。
之所以言“破天荒”,是說“道”這個字早已存在,其在指道路的意思的同時,也已經被賦予了規則、規律等類似的含義。老子並非第一個提出“道”這一抽象哲學概念的人,但他卻是為“道”的抽象概念賦予了世界本源屬性的第一人。與老子前後時期的諸家學說,也常用“道”來表達他們自家思想的內在規則,惟獨老子是把“道”從人的認知範圍內抽離出來——甚至連人和人間社會也被包含在內——是包含整個宇宙萬物生化規則的至高無上的概念。因此,道可道,第一個“道”是指在他之前就已經存在的人類可以認知的規則,如之後孔子提出的“朝聞道”的禮制(其是可道之道的一種)。因此,道是可以言說和講述的。
但我們需要注意到,道所言的法則,不過是為了適應人間一時的需要而制定和運行的,它有產生的原因,也必然有消失的時機,是受到時間、空間、人事等等多方面條件限制的,因此可道之道、可言可悟的法則並非是永恆不變的“常道”,也更不是遍及萬物而不改本性的“常道”。所以說:道,可道,非“常道”。
道是事物運行的內在規則,看不見摸不到,而人們需要通過一些具體的事情來體現道的規則,這些事情以其是否符合道,而具備了正當或者不正當的“名”。名與實相符,便是合道的。人們為了表達各自認定的道的正統性,便會從名上下功夫,並試圖去證明自己認定的“名”是合道的,這就需要去表達和解說其“名”的內在含義。因此,名,可名。
但此時也應該要看到,任何表達和解說都是有著先天立場的,是有局限的,也就使得其不可能成為遍及萬世萬物而不改變的“常名”。因此,名,可名,非“常名”。
在這裡,老子其實已經給出了整部《道德經》的核心要義,即是在闡述道與名的關係,在這個基礎上,則進一步要說明“常道”“常名”之“常”的重要意義。
前者的可道、可名是人間世的內容,常道、常名則是萬化背後的總的邏輯體系,並不因為人類的是否認知、人類的是否存在而有所改變。因此,“無名,天地之始”,是說不可名的“常道”,是天地萬物運化的根源,且是超出人類普遍認知的存在。(言其為存在,並非一定是物質性的存在)
“有名,萬物之母”,此處的有名,並不是說“有”生出了萬物,而是萬物本身便存在,當其被感知時,對感知者來說即意味著“有”的概念。萬物的自然及其表現出來的常道,需要通過人的認知而體現。因此,名本質上是人對事物的認知,認知的結果便是人的意識中“有”的產生。這個“有”,不是有了萬物,而是人與萬物之間有了相互的關聯,可以以人的方式去定義萬物。這個關聯引申出來的定義,便是“名”,且是可以講說清楚的“名”。名,代表的是人們對某一種道的認知,且是可以言說出來的“道”。由此,可名、可道,是人們在試圖用自己的方式去名、去道那不可名、不可道的“常名”與“常道”的某些方面。基於此,“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這一句話便構成了人與自然世界之間形成的互相依存的整體。
人對萬物產生了“名”,萬物的存在對於人來說便具有了意義,是以借萬物之母來做比擬而已。萬物,是人的認知的來源,是為母;人,是萬物存在意義的映射,也是為母。彼此互聯互通,則道在其中,更是為母。
由此,我們再基於老子當時生活的歷史背景、知識經驗的來源,以及對《道德經》文本本身內在邏輯的提煉,可得出如下三個基本概念:
1、道(或曰大道)並非是一個實在體,以人類的知識尚不能完全概括它的本來面貌;
2、道並非無法表現,它在自我規律的運行下生化了萬事萬物(人也包含在其中)。天地間的一切存在,都是上述非實在體的承載物。我們稱之為載道之器。道,乃宰器之道;器,乃載道之器。
3、人們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和認知自然、認知道,理解萬物之間的秩序(道),並為其定義和命名(名),這是人在主動地認知萬物的過程(可道、可名)。
以上三點,可簡單概括為道非實在、道非不可知、道非不能名。只不過我們受制於自己的感覺和經驗,只能認知到大道在某些方面的顯現,窮盡一生也不過是觸摸到道的一個點面而已。
但接著的問題是,我們怎麼樣才能知道自己認知到的是天地恒常的大道,而並非是我自以為是的“道”呢?《道德經》第一章的下文便給出了答案,即“常無欲,以觀其妙”。唯有保持無欲的狀態,才能觀察到大道運化的真妙所在。這裡的無欲,不是說不要去求、去想(與下文“有欲”相對待),而是說不要把自己的主觀判斷擺在第一位,以自己為的“名”去定義其他“非名”物件的是非對錯。
無欲,便是放下自身的價值尺度,放下希望他人他物可以遵從自我價值尺度的念頭,從而才可以真正地把萬物當成獨立的個體來看待,也才能體悟到萬物所體現出來的不同的道。
進一步講,這些不同的道所體現出來的又是一個同一的大道。所以常無欲,才能儘量做到任天地萬物自然的境界,才可以真正觀察到大道的玄妙。
無欲,或者是少私寡欲、去欲等等概念,再進而衍化成為各種各樣的義理和戒律等條文,從而形成了道教思想的基本主旨。而我們所修行的中心,仍不離一個“道”字,是在用有涯的生命去認知無涯的道。窮極一生,我們只不過是想讓自己複歸於道更近一點罷了。
(道教之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