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3-23
- 最後登錄
- 2024-1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8042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734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監察院
類別:古蹟 級別:國定古蹟 種類:衙署
現況地址:臺北市中正區忠孝東路1段2號
指定理由:具歷史、文化、藝術保存價值
簡介:
監察院建築為日治時期臺北州廳,當時殖民政府將臺灣行政區域劃分為五州三廳,臺北州管轄範圍包括今天的臺北市、臺北縣、宜蘭縣及基隆市。其地早在清領末期臺北府築城時為城牆外之空地,與城牆內的考棚僅一牆之隔。臺北州廳建成於一九一五年,原稱為臺北廳,至一九二0年改廳為州。二戰後曾先改為省政府衛生處及教育廳使用,後又改為監察院。
監察院面對十字路口,入口朝西北,平面成曲尺形。初建時只有中央入口及兩翼的局部,至一九二五年之後才陸續增建。近年又增建西南角入口及高樓,採仿古形式,外觀上頗為協調。設計者為著名的建築家森山松之助,他自一九0七年抵臺,擔任許多公共建築之設計。
監察院的主要入口大廳上方突出一作扁形圓頂,四周闢許多小的圓窗,作為通氣之用。左右兩旁又有衛塔。值得注意的是它使用所謂的破山頭(BrokenPediment),使細節較富變化。兩翼的屋頂則為曼薩爾(Mansard)式,有兩種坡度,閣樓內有許多組木桁架支撐,皆為初建時原物,顯示了一九一0年代臺灣近代建築的屋架特色。
(臺北市政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