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8-5-21
- 最後登錄
- 2024-11-17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5284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7472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大叔膀胱癌術後轉移肝臟,靠新型藥物治療縮小腫瘤重獲新生
優活健康資訊網/陳麗茹
2024.07.11 10:00
泌尿上皮癌是在泌尿系統上皮細胞增生突變後形成的惡性腫瘤,根據台灣醫學會統計,台灣每年新診斷上泌尿道泌尿上皮癌案例約為4千人,相較於日本、美國、新加坡、菲律賓等,發生率皆高出4~5倍,男性案例較女性多2倍,醫師提醒,只要60歲以上男性族群有無痛性血尿情形,一定要趕快就醫檢查。
泌尿系統分為上、下泌尿道,上泌尿道包含腎臟、輸尿管,下泌尿道則包含膀胱、攝護腺和尿道。泌尿上皮癌是發生於所有尿路上皮的惡性腫瘤,其中就包括了膀胱癌、尿道癌、輸尿管癌與腎盂癌等。
好發族群為60歲以上、有抽菸史男性
彰化基督教醫院泌尿外科石宏仁主任表示,泌尿上皮癌的危險因子包括抽菸、染髮習慣、家族史,或者是工作上較常接觸化學染劑者,早期危險因子包括使用來路不明如含馬兜鈴酸成分的中藥,長期洗腎病人風險也較高,根據臨床統計,泌尿上皮癌罹患族群男性比女性多,好發於60歲以上族群,年齡越大風險越高。
石宏仁醫師說明,泌尿上皮癌最明顯的表現是無痛性血尿,臨床上如果已有血尿情形,加上年齡較大、反覆感染等危險因子,就會以超音波、膀胱鏡檢查合併電腦斷層或者是核磁共振,透過切片來確定診斷。
針對泌尿上皮癌的治療,以膀胱癌為例,石宏仁醫師指出,經由影像學檢查檢視病人是否有淋巴或遠處轉移之後,病人會接受經尿道內視鏡刮除術檢視腫瘤是否侵犯到膀胱肌肉層,如果腫瘤尚未侵犯肌肉層會給予膀胱內灌注藥物治療,減低疾病復發率。若是侵犯至肌肉層,就會以病人身體狀況建議病人接受手術前化療與膀胱全切除手術或同步化學與放射治療。
新治療法能辨識腫瘤細胞精準攻擊
以往泌尿上皮癌晚期會以化療加上免疫療法為優先,目前對於第四期已經轉移的病患有了新的治療方式,即透過標靶式的化學治療加上免疫療法。石宏仁醫師說明,新的標靶化療藥物,攻擊腫瘤更精準。由於新的藥物腎毒性較低,相對也減少副作用,從臨床經驗來看,以往病患化療常碰到疲勞、血球下降的情形,新藥相對來說副作用較低,也讓病患有比較好的生活品質。臨床治療情形顯示,國外的案例有明顯改善,也開始作為晚期泌尿上皮癌的第一線治療。
石宏仁醫師分享,有一名60歲且有抽菸史的退休男性病患,血尿已持續3、4個月,輾轉就醫才確診為膀胱癌,轉到石宏仁醫師門診後已發現擴散至淋巴,一開始做化療再做手術切除膀胱,治療期間常常覺得疲勞、食慾不佳,術後以免疫療法持續療程,腫瘤細胞仍轉移至肝臟;後來以新標靶式的化學治療三個月,終於讓轉移的腫瘤縮小,終於讓病患比較安心,目前持續治療中。
石宏仁醫師補充,以往泌尿上皮癌患者在治療上都會合併腎功能不佳,病患會有疲勞、貧血、沒有食慾的情形,隨著精準醫療時代來臨,透過免疫治療儘管降低副作用,但治療成效有效,因此,隨著泌尿上皮癌新治療的演進,患者能夠兼具治療效果與生活品質。醫師也提醒,有些腫瘤細胞影像學較難檢查出來,因此若是50歲以上且發生無痛性血尿卻沒有感染時,建議進行膀胱鏡進一步檢查,提早預防病變。
泌尿上皮癌的預防之道也很重要,尤其是努力戒菸、盡量不要染髮,並養成多喝水的習慣,加強身體代謝毒性的效率,再搭配定期的健康檢查,才能減少腫瘤的發生,擁有健康的身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