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2-26
- 最後登錄
- 2024-11-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486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3891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臺灣咖啡歷史
台灣咖啡樹最初是由英商德記洋行有一名茶商,於西元1884年自馬尼拉引進100株阿拉比卡咖啡,首次種植在今台北縣海山地區,次年又輸入種子,在文山的冷水坑、汐止附近也有種植,之後因英國人退出乏人管理所剩不多,後來再引進爪哇品種試種成功,逐漸推廣。
●西元1884年(清光緒10年)臺灣咖啡樹栽培最早紀錄,始於英國茶商自馬尼拉引進一百株阿拉比卡咖啡在台北三峽種植。
●西元1902年日據時代在高雄州恆春郡設立「恆春熱帶植物殖育場」(現今恆春熱帶植物園),栽培成功之後少量推廣於民間種植。
●西元1917年園藝試驗場嘉義試驗支場(現今嘉義農業試驗分所),進行恆春分所的各種咖啡試驗種植,經試驗研究以阿拉比卡種最適合台灣的風土氣候栽培,持續進行咖啡相關試驗研究迄今。
●西元1919年咖啡栽培面積漸漸增加,1942年時全台栽培面積已達1,000公頃之多。後來經過二次世界大戰,日本退出台灣,全台栽培咖啡產地因此大多荒蕪。
●西元1954年咖啡國際價格高昂,農復會邀請美國咖啡專家Baron Goto來台灣視察咖啡,經其建議農復會派員嘉義農業試驗分所朱慶國主任出國引進耐銹病等咖啡種原,並學習咖啡栽培及加工技術協助台灣咖啡產業發展,1958年恢復雲林縣老咖啡園,在斗六設立現代化咖啡加工場,後來因為未繼續獎勵推廣,斗六經濟農場未能妥善經營,因此咖啡栽培日漸減少。
●西元1999年九二一地震後,咖啡產業因為各鄉鎮發展一鄉一特色,推動傳統產業結合觀光休閒事業重建,才又使臺灣咖啡再度從塵封的歷史中被挖掘出來。2016年台灣咖啡種植與收穫面積超過1,000公頃,2018年咖啡生豆收量超過1,000公噸。
●隨著台灣咖啡的風行,各地又興起咖啡栽種的意願,初期各縣市農會或縣市政府舉辦咖啡評鑑活動,現今每年舉辦臺灣國產精品咖啡生豆評鑑比賽,及農民將台灣咖啡送去參加國際咖啡評鑑比賽獲得不錯的成績。
●現今咖啡產業已經走向地方特色、合作社、產銷班、咖啡莊園、休閒農場及咖啡品牌專賣等方式經營。
(農業部 農業試驗所)
|
-
總評分: 威望 + 2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