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7-8-11
- 最後登錄
- 2024-11-1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6923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11138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骨質疏鬆症是全球第二大流行病!5分鐘骨密度檢測早篩檢,骨折不出現
華人健康網/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
2024.10.19 16:33
台灣即將於2025年步入超高齡社會,即每5人就有1位是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隨著大量人口老化,骨質疏鬆症已成為全球第二大流行病;台灣髖部骨折率更居亞洲首位。為此,世界衛生組織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將每年10月20日訂定為世界骨鬆日 (World Osteoporosis Day),以提高全球對疾病的關注。
骨質疏鬆症是全球第二大流行病!5分鐘骨密度檢測早篩檢,骨折不出現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暨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陳崇桓理事長呼籲:「骨質疏鬆症是一種沉默的疾病,許多患者直到骨折後才察覺病情。當發生骨質疏鬆性骨折往往像骨牌效應,將引發一連串嚴重的健康問題,如褥瘡、肺炎、尿道炎和靜脈炎等多種感染,長期臥床也可能導致營養不良及情緒低落,顯著降低生活品質。髖部骨折的致死率甚至高於某些癌症,若未經適當治療,骨折後3至6個月內再次骨折的風險將增至5 倍。」
呼籲長者正視骨質疏鬆的威脅,並倡導「骨鬆早篩檢,骨折不出現」,鼓勵國人進行DXA骨密度檢測,只要5分鐘躺著測骨鬆,提早預防骨質疏鬆,讓生活更自在輕鬆。
台灣髖部骨折率居亞洲之冠,特定族群遵從醫囑避免骨本流失
根據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2023年發表的台灣成人骨質疏鬆症防治之指引,約每3名台灣女性中就有1位在其一生會遭遇一次脊椎、髖部、肩關節或腕部骨折,男性則約每 5人中有1位面臨骨折風險,顯示骨質疏鬆症對國人健康的嚴重影響。陳崇桓理事長指出,骨質量大約25歲達到巔峰,40歲後逐年流失。尤其是停經後婦女,骨質流失情況更為嚴重。他建議,透過「駝、矮、痛」這三大常見症狀自我檢測,並鼓勵65歲以上停經女性、70歲以上男性、長期使用類固醇患者,以及50歲以上曾有骨折史或有骨質疏鬆症危險因子的民眾,定期進行骨密度檢測。此外抽菸、飲酒、體重過輕等,也會增加罹患骨質疏鬆的風險。
根據國際骨質疏鬆基金會(International Osteoporosis Foundation,IOF)的統計,髖部骨折患者一年內的死亡率高達 20% 至 24%,遠高於許多常見的癌症,並有近80%的患者失去獨立生活能力。此外骨質疏鬆性骨折一年內,近半數老年人會再次骨折,二次骨折後的死亡風險更大幅上升。」
骨鬆治療先行增加骨密,有效降低骨折發生率
根據2024年發表之指引,骨質疏鬆症為慢性病,治療策略包含長期治療和接續治療以預防骨質疏鬆性骨折發生,其核心目標在於降低骨鬆性骨折風險,而提升患者骨密度為實現目標的關鍵治療策略之一。目前國內針對骨質疏鬆的治療藥物相當多樣化,可分為抗骨流失藥物、促骨生成類藥物,以及混合型三類,醫師依據患者情況選擇合適的口服或針劑治療方案。對於重症或及高風險族群,可採取「先行增加骨密,鞏固骨骼」的治療策略,建議遵照醫囑,考慮先使用促骨生成類藥物,加速提升骨密度,符合條件者也可申請健保,後續再用抗骨流失類藥物持續提升骨密度。提升骨密度不僅有助於降低骨折發生率,還能減少術後骨釘鬆脫率,並降低再次手術的可能。此外,強化骨密度也有助於減少人工關節術後植入物的位移及鬆脫率,同時降低脊椎手術後骨釘鬆脫及鄰近椎體骨折的風險。
因應世界骨鬆日,陳崇桓理事長呼籲:「骨鬆早篩檢、骨折不出現!骨質疏鬆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長者切勿忽視身體發出的警訊。透過僅需5分鐘的DXA骨密度檢測,民眾可迅速了解自身骨質狀況,及早篩檢與治療。為確保治療效果,應遵循醫囑持續用藥,避免自行停藥,以有效預防骨鬆性骨折。」
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與台灣安進期望藉由世界骨鬆日讓民眾提升對骨質疏鬆症的認知,同時建議民眾改善居家環境,保持燈光明亮、地面乾燥,穿著防滑鞋以降低跌倒風險。維持健康的生活習慣、均衡飲食及規律運動,避免不健康的生活形態,也是對抗骨質疏鬆的重要措施。及早發現和治療持之以恆,讓骨質疏鬆不再成為生活障礙,讓每個人的生活更加輕鬆自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