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12-26
- 最後登錄
- 2025-1-13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352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1389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皈依與負賣
逾越節前六天,耶穌來到伯達尼,就是耶穌從死者中喚起拉匝祿的地方。有人在那裏為他擺設了晚宴,瑪爾大伺侯,而拉匝祿也是和耶穌一起坐席的一位。那時,瑪利亞拿了一斤極珍貴的純「拿爾多」香液,敷抹了耶穌的腳,並用自己的頭髮擦乾,屋裏便充滿了香液的氣味。那要負賣耶穌的依斯加略猶達斯——即他的一個門徒——便說:「為什麼不把這香液去賣三百塊「德納」,施捨給窮人呢?」他說這話,並不是因為他關心窮人,只因為他是個賊,掌管錢囊,常偷取其中所存放的。耶穌就說:「由她吧!這原是她為我安葬之日而保存的。你們常有窮人和你們在一起;至於我,你們卻不常有。」有許多猶太人聽說耶穌在那裏,就來了。不但是為耶穌,也是為看他從死者中所喚起的拉匝祿。為此,司祭長議決連拉匝祿也要殺掉,因為有許多猶太人為了拉匝祿的緣故,離開他們,而信從了耶穌。 若望福音 12:1-11
來到今天,已踏入聖週時段。因着武漢肺炎疫症全球爆發的關係,不少國家和地區聖堂都關閉,一切禮儀活動均已停頓,令大家或許感到有點難過,過着不一樣的四旬期呢,或許會帶給我們不一樣的體會!
轉眼間,已踏入聖週,昨天是紀念耶穌榮進耶路撒冷,祂這次的舉動,引來了不少以色列民眾夾道歡迎,他們並不是要一睹耶穌的風采,而是整個民族期待以久的默西亞──心目中的君王──終於出現了。由今天開始,每日的讀經正是記述耶穌進入耶路撒冷至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的經過,為的是讓我們再次默想耶穌苦難和死亡……。
今天聖史若望記載了耶穌在伯達尼的境遇,講述一個甘願痛悔的罪婦──瑪爾大,與一個跟隨了師傅三年,最後卻背負祂──猶達斯,兩人截然不同對待耶穌的心態,形成強烈的對比,也反映出我們在信仰的旅途上,也曾經歷的起伏。
瑪爾大,原是一個被控犯了姦淫的罪婦,險些被可頭擲死。然而,耶穌卻寬免了她的罪行,使她重獲真正的自由。(若8:1-11) 誠然,瑪爾大所記掛的是這份慈愛與寬恕,在晚宴上以香液和痛悔眼淚敷抹耶穌的腳,和用自己的頭髮擦乾。她的這個行動,重點在於她的徹底皈依,並承認耶穌是「主」!
反之,猶達斯竟公然直斥瑪爾大,指她為何不把購買香液的金錢捐贈給窮人,這番說話,表面上是關心窮人,但實際上他卻是對財富的着緊而已。因此,史徒聖若望在稱呼猶達斯時,加上潤筆──那要負賣耶穌的……。可見他出賣耶穌的事實,為宗徒們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反思下來,我們究竟是瑪爾大?抑或是猶達斯?在這四旬期最後的一週,我們不妨靜下來默想,自己在跟隨耶穌基督的路上,願意以誰為榜樣呢?
耶穌基督,我們的主,請祢在這聖週內,幫助我們能徹底地痛悔皈依,並瞻仰祢的聖死與復活。
(恩泉啓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