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730|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修行法門] 僧讚僧 [複製連結]

天使長(十級)

謝絕勳章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藝術之星 美食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4-12-3 00:21:20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僧讚僧

在這個世界上,很多人都是「同行相忌」,像過去常說「文人相輕」。其實,在佛教界裡,有時候也是彼此互不尊重。譬如,有人很會寫文章弘揚佛法,別人就批評:「不過是寫寫文章而已,又不會講經說法。」這人一聽,趕緊去學講經說法。學會了說法,又有人批評:「他就像瘸和尚一樣,能說不能行。」這人一聽,很是著急,趕緊參禪打坐學修行。但還是有人批評:「老是坐禪修行,什麼事都辦不好。」喔!趕緊學辦事。這下又有人批評了:「成天忙東忙西,不會英文,也不會日文,哪裡走的出去……。」總之,不管你如何努力,就是有人批評,嫌這裡不夠、那裡不好。

「若要佛法興,除非僧讚僧」,這兩句話不知道是哪一位大德說的,實在是佛教發展的要點,說出佛教傳承的重要關鍵:要想佛法興隆,必須僧伽互相尊重。

過去諸佛菩薩、祖師大德,總是互相讚歎、互相成就。像釋迦牟尼佛因為讚歎燃燈佛「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間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以此讚佛功德,因此比彌勒菩薩早三十劫成佛。甚至佛陀成道後,也常常稱讚十方諸佛具有無量功德;而十方諸佛也盡出廣長舌相,讚揚釋迦牟尼佛在五濁惡世說法度眾,誠屬不易。

另外,像中國的禪宗,自五祖弘忍以後,分成南、北二派,其下的門徒形如冤家,爭辯不休;但儘管如此,神秀大師總是推崇惠能大師「深悟上乘,吾不如也」,惠能大師也對神秀的弟子志誠說「汝師戒定慧,接引大乘人」。這些,可以說都是我們最好的學習榜樣。

反觀目前的佛教界,不但僧不讚僧,甚至互相輕視,互相毀謗,互相不共來往。可以說,在宗教的團體裡面,最不團結、分裂最多的,恐怕就是佛教界了。

佛教本來都是鼓勵修行者要修讚歎法門,但現在的佛教界,修讚歎法門的人,恐怕為數不多了。像現在,這一個宗派批評那一個宗派,彼此對立不相往來;這一個後學批評那一位長輩,那一位長老對後學青年不但不交棒,還要給他當頭一棒,這都讓當今佛教出不了人才。因為擁護不出領袖,就像每一件衣服都沒有衣領,穿起來怎麼會像個人呢?所以,現在佛教給這許多惡意惡語、不會讚歎佛教法門的出家人,弄得都快要衣冠不全了。這都是法門不興,讓人唏噓嘆息!

其實,做人應該要有一種「與人為善」的心理,只要別人有一技之長,總是難能可貴,又何必一定只尋他的短處,不讚美他的長處呢?不肯讚美別人的人,都是因為「見不得人好」的心理作祟,如果能夠換個角度去看待,別人有成就,自己也與有榮焉,日子就會好過,彼此就能皆大歡喜;相互內鬥,爭來爭去,最終只會落得兩敗俱傷。所以,人讚人,出偉人;僧讚僧,出高僧。和諧,才能共存;分裂,必定滅亡。

在佛教裡,最顧忌的就是自讚毀他,因此僧與僧之間要互相推崇,互相讚歎,要能不輕後學,要肯薦舉他人,這對自己是非常有利益的;如果心量狹小,嫉妒、排斥他人,看不起這個、看不起那個,實在說,人家已經看不起你了。

今日佛教界裡的領袖,你看他平常肯得對人提攜、讚歎的,他就是優秀的領導人;不過身為一個領導人,也要有道德勇氣,對於行為敗壞佛教、對佛教不好的人,也要有勇氣給予檢舉,予以教訓。自己做人處事都能依法、依理,才能平衡,才會受人尊重;而不是一味的讚歎別人,要有事實,要能公平公正,這也是「僧讚僧」應有的原則。

(星雲大師全集)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喜歡喝點小酒,藉著酒後微醺,釋放心中的壘塊。有時太過了,就睡著了....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2-22 22:07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