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12-16
- 最後登錄
- 2025-1-19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597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2951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佛陀對叵求那尊者臨終時的開示:讓人聞法得福利、身苦心不苦的正見
佛經裏面記載著一個故事,佛陀住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一位名叵求那的尊者,他住在同位於舍衛國東園的鹿母講堂內,病勢沉重。佛陀弟子阿難尊者到了佛陀住所地方,請求佛陀悲憫,往訪叵求那尊者。
佛陀默許了。當天黃昏時分,禪坐完畢,就前往東園鹿母講堂探望,叵求那尊者,為叵求那說法,經中說佛陀示、教、照、喜之後便離開了。示教照喜的意思是開示、教導、鼓勵、和使他歡喜。
佛陀離開之後,叵求那尊者便去世了。經中說他「當命終時,諸根喜悅,顏貌清淨,膚色鮮白」。意思即是五官安祥,面容清淨,膚色白亮。
阿難供養叵求那尊者的舍利後。向佛陀詢問叵求那尊者的事情。
佛陀說,比丘們若在未病的時候,未能斷除「五下分結」,病了之後,身心都很苦。若得聞佛法,就能斷除「五下分結」而證果。「五下分結」就是身見(執著於有恆常不變的自我)、戒取(執著於無益解脫的禁戒、禁忌)、疑(對於真理的懷疑猶豫;對佛法僧戒的疑惑)、貪欲和瞋恚。
佛陀繼續說明臨終時證果的六種情況。
聽聞佛親自說法,先前沒斷五下分結者,可斷五下分結(證阿那含果)。
聽聞佛弟子說法,先前沒斷五下分結者,可斷五下分結(證阿那含果)。
思惟以前聽過的佛法,先前沒斷五下分結者,可斷五下分結(證阿那含果)。
聽聞佛親自說法,先前已斷五下分結者,可漏盡解脫(證阿羅漢果)。
聽聞佛弟子說法,先前已斷五下分結者,可漏盡解脫(證阿羅漢果)。
思惟以前聽過的佛法,先前已斷五下分結者,可漏盡解脫(證阿羅漢果)。
以上記載原出於《雜阿含經》卷第三十七。南傳《增支部尼柯耶》集6〈大品6〉第56經 亦有近似記載。
本文對於以上幾個果位不再作詳細解釋,讀者請自行查閱資料。
本經強調的是臨終的人聽聞、思惟佛法的重要。重複閱讀,可以體會以下各點。
第一,阿難請求佛陀往訪叵求那尊者時說:「世尊!願至東園鹿母講堂尊者叵求那所,以哀愍故。」以哀愍故意思即是因為悲憫的緣故。這是表達佛陀悲憫的心懷。
第二,佛陀向叵求那尊者示、教、照、喜之後便離開了。示教照喜說明了佛陀面對臨終的叵求那尊者採用的示教,即開示(示)、教導(教)、鼓勵(利)、使歡喜(喜)。當中的鼓勵,是鼓勵臨終者斷除身見、戒取、疑、貪欲和瞋恚,使他得到真正的歡喜。
第三,叵求那尊者死時「諸根喜悅,顏貌清淨,膚色鮮白」。叵求那尊者死亡,因為壽命已盡,但佛法使他身苦而心不苦,不像一般重病死者五官扭曲、痛苦掙扎,而是十分安祥。
第四,叵求那雖然是尊者,還是逃不了死亡。這是說明生老病死之必然。
第五,佛陀開示臨終時證果的六種情況,說明了聽聞和思惟佛法同樣重要,而且是任何時間聽聞和思維對我們都有利益。當然,有機會聽聞佛法就應該好好把握,待臨終時就不一定有這樣的機會了。積極一點來說,臨終時有聽聞和思惟佛法的機會,一定要好好把握「聞法所得福利」。
來源:佛門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