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6-7-19
- 最後登錄
- 2025-2-18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1502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12249
- 相冊
- 1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高膽固醇問題是否能靠飲食跟運動來解決?心臟內科醫師陳冠任表示,目前統計上來看,有7~8成的膽固醇是遺傳性質,也就是說再怎麼努力運動、飲食控制,降到一定程度後便難以再下降。若屬於這類族群,當膽固醇降到某個範圍後仍偏高,就需要藥物介入。
醫師陳冠任在《健康晚點名》節目上分享,靠運動、飲食不一定能改善膽固醇問題,原因就在於有7~8成的膽固醇是遺傳性質、內生性的,利用這2者來使膽固醇達標效果有限,因此需要藥物的幫助。不過,確實有2~3成的人,靠著很認真的控制飲食、運動,可以使膽固醇降到標準,與體質關係密切。
陳冠任接著提到,當病人首次就診並發現高膽固醇問題時,通常第一步會先決定其風險因子,判斷是否屬於高風險族群。他解釋,假設膽固醇數值為200,一名20歲、無其它疾病的年輕女性,可能會先進行追蹤觀察,若數值持續偏高才考慮用藥;但若是70多歲、曾中風及放過支架的長者,則需立即用藥控制,以降低再度中風的風險。因此,治療方式因人而異,若無法僅靠生活調整改善,最終仍需藥物介入。
陳冠任補充,低密度膽固醇(俗稱壞膽固醇),目前研究是越低越好,至少應維持在30以上,雖然低於30會不會更好仍未知,但目前臨床研究發現,數值降至30優於50,而50又優於70。基於此立場,他強調,應盡量控制好血脂,避免太高。
心臟內科醫師劉中平曾指出,人體的血脂肪主要分類有低密度膽固醇、高密度膽固醇以及三酸甘油酯,其中低密度膽固醇對人體的危害最大,最容易在血管壁堆積,產生硬化斑塊,成為日後引發心肌梗塞和腦中風的元凶。
劉中平說,多年來許多研究顯示,運動甚至是規律的有氧運動,只對三酸甘油酯的降低,還有好的高密度膽固醇的提高有幫忙,但是不太會直接降低不好的低密度膽固醇。目前無法透過運動量來預測低密度膽固醇是否達到健康的標準,因此不管平常運動量如何,都建議要規律的抽血檢查膽固醇的指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