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802|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台灣17世紀開始養殖虱目魚 中研院學者揭密:一年四季都吃得到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5-2-11 21:09:55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1




▲台南安平在清代是虱目魚規模最大魚塭所在地,因此被稱為「安平魚」。(圖/台南市政府提供)



▲目前虱目魚都採取深水養殖。(圖/台南市政府提供)


過年時吃魚象徵「年年有餘」,而虱目魚更是南台灣民眾常吃的「家魚」。中研院學者曾品滄指出,早在17世紀明鄭時期,虱目魚的養殖技術就傳入台灣,約有400年歷史,台南安平在清代是規模最大魚塭所在地,虱目魚因此被稱為「安平魚」,加上台灣摸索出繁殖魚苗技術與深水式養殖,提高單位產量,讓大家都能享受這平民美食。

虱目魚是台灣重要養殖魚種,以內銷為主,適合生長在熱帶及亞熱帶地區,台灣主要分布在南部海域。虱目魚的多刺廣為人知,總數高達222根,但因為肉質細而味道鮮美,富含優質蛋白質、維生素B群及EPA,加上便宜,成為國人喜愛的平民美食之一。

中研院台史所副研究員曾品滄指出,早在明鄭時期(1661至1683年),虱目魚養殖技術就傳入台灣,清康熙至乾隆年間,虱目魚養殖迅速在西部沿海擴展,當時安平至府城間仍屬內海,尚未見到魚塭設置。清道光年間,台江內海因曾文溪改道,帶來大量泥沙沖積,導致台江內海逐漸浮覆出現濕地,適合虱目魚養殖。




▲曾品滄指出,由於繁殖魚苗加上深水養殖,一年四季都可享用虱目魚。(圖/中研院提供)


雖然安平一帶並非最早的養殖地,但曾品滄表示,由於府城富裕商人資金投入,清中葉以後從安平,擴及一整片的台江內海,開墾為一處處魚塭,成為台灣規模最大、最具代表性的虱目魚魚塭所在地,虱目魚也因此被稱為「安平魚」,正是因為安平的養殖歷史。

曾品滄指出,虱目魚為熱帶性魚類,主要在夏秋兩季盛產,且不耐寒,現在台灣一年四季都吃得到虱目魚,主要有兩大重要原因是,首先養殖方法從早期傳統的淺坪式改為深水式養殖,因為淺坪式養殖的水深較淺,當寒流來襲時水溫驟降,虱目魚往往難以度過寒冬。

其次,曾品滄表示,早期虱目魚魚苗來源依賴近岸河口捕撈,在1978年首次人工繁殖成功,並在1983年建立虱目魚自然產卵技術後,魚苗可以量產,達成完全養殖。



資料來源 : ETtoday
https://www.ettoday.net/amp/amp_news.php7?news_id=2893607&ref=mw&from=googlequicksearchbox
已有 1 人評分威望 SOGO幣 收起 理由
不曬月亮的魚 + 1 + 20 您發表的文章內容豐富,無私分享造福眾人,.

總評分: 威望 + 1  SOGO幣 + 20   查看全部評分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4-7 20:49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