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476|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殿堂分享] 彰化-乾德宮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3 天前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1
【彰化-乾德宮】

現今的田中鎮乾德宮是於大正8年(1919)「遷建」而成,主要供奉主祀神明「田中媽」,部祀神明有觀世音菩薩、文昌帝君、註生娘娘。據史料記載清康熙36年(1697)乾德宮當時名為天后宮,位於悅興街現址的田中梅州里,後被規劃為北斗鎮大新里正新畜牧場內,但因為族群的械鬥衝突,加上濁水溪氾濫商議作遷建,分為前、中、後殿抽簽決定,其中中殿為漳州人取得,分得廟內法器及法物,遷居於田尾鄉睦宜村。


後殿為泉州人取得,分得湄州祖廟開基軟身天上聖母一尊及神仙法器於東螺,後遷至北斗街即今日的北斗奠安宮。前殿由另一群漳州人取得,分得獅座兩座,龍柱兩座、匾額及法器,遷至田中沙仔崙建天后宮,即是現址的受天宮,而天后宮因為雍正年間地區規劃,再加上火災、水患之故,故搬遷至現址改稱乾德宮。


田中乾德宮的來源是根據日治時期《寺廟台帳》的記錄,主神媽祖源自悅興街,後因洪水(濁水溪氾濫)遷至沙仔崙;大正8年(1919)又移轉至田中街現址。


遷移至沙仔崙原因有兩種說法:

第一為悅興街經洪水沖毀,居民及寺廟轉入沙仔崙,而寺廟為臨時性小廟,後來才因聚落發展,在光緒8年(1882)陳傳宗捐獻下,乾德宮正式建廟,廟內因此才有他的長生祿位。再根據清人朱漆及其男媽賜捐贈的乾隆60年(1795)〈新社宮天上聖母碑〉,仍然在乾德宮內。乾德宮舊址在悅興街,而宮名為新社宮,在乾隆60年(1795)便存在。

第二遷移原因,是田中的地方人士認為的,他們指出明治31年和明治32年(1898-1899)沙仔崙多次發生水災和火災,因此導致沙仔崙人陳紹年主張開墾田中央,其後乾德宮在明治34年(1901),轉至田中。後大正8年(1919)在魏國楨等相關人士努力下,建造新廟。






田中乾德宮
彰化縣田中鎮員集路二段471號



已有 1 人評分威望 收起 理由
xo + 1

總評分: 威望 + 1   查看全部評分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簽名被屏蔽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2-24 15:52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