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3-3
 - 最後登錄
 - 2025-11-2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654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7741
 - 相冊
 - 1
 - 日誌
 - 21
  
 
 
 
      
 
 
 
 
 
 
 
 
 
 
 
 
 
 
 
 
 
 
 
 
 
 
 
 
狀態︰
 離線  
 
 | 
 
 
日本明治安田生活福祉研究所曾於2019年做了一份網路調查,高達28.1%的已婚女性,準備在孩子成年獨立後,就著手離婚。 
我有一個客戶在討論財務時跟我說:「這些是我的私房錢,我以後獨立的養老金。」 
她是一家會計師事務所的會計師,先生在中央機關當不小的政務官,有兩個孩子,年紀都二十出頭,一個在美國唸碩士,一個在台灣讀大學。 
「若不是因為孩子,結婚3年後我就想離婚。」她幽幽的說。 
我好奇的問:「為什麼?」 
她說:「因為我不快樂。」 
「孩子長大就離婚」成了唯一的信念 
原來,她先生是個講求實際且掌控慾極強的男人,凡事要求精準,幾點幾分要做什麼,假日要做什麼,都他說了算。 
教育孩子也是由他主導,嚴格控制是他的準則,孩子和她都得聽命行事,說一不能做二,小至外出聚會,大到買房子、投資,都要經過他的核可。 
她不下一百次掙扎、抗爭,但先生總是說:「我都是為你們好!妳是婦人之仁,孩子是無知,哪有能力辦好事?如果沒有我,妳和孩子們會很慘。」 
明明她也是專業人士,在她先生眼裡卻是個失敗者,菜煮得不好吃,孩子教得不好,會計師只是因為運氣好考上,混口飯而已。 
她被先生嫌棄到失去信心,漸漸覺得自己很沒用,尤其是孩子小時候做錯事情被打時,那哀嚎的樣子,讓站在旁邊的她深感心碎和自責。 
 
孩子終於大了,可以離開這個獨裁的家,她也開始萌生「不如離去」的念頭。她決定等孩子都有穩定工作後,就要離婚、展開新生活。 
「哈哈……不曉得他會多麼憤怒!但無論如何,我都要離婚,歲月所剩無幾,我要為自己而活。」 
我不止一次聽到這樣的聲音。夫妻狀況不一樣,相同的是,妻子的忍讓和壓抑已經達到飽和點,支持她們活下去的信念,竟然都是「等孩子獨立就可以離婚了」。 
據說,日本越來越多遲暮離婚的夫妻,當妻子提出這樣的要求時,先生多半驚訝到說不出話來。 
「為什麼?」是他們的疑惑,不是好好的嗎?幹嘛離婚? 
以大男人角度來看,不愁吃穿,有什麼不滿意的?但以女人的心情而言,努力配合了幾十年,失去自我,事事要看先生的臉色過活,再怎麼委屈求全,也有個期限,孩子獨立自主時,就是期限到了。 
 
男人會大抱屈:「受委屈要說呀?我怎麼知道妳受委屈?我怎麼懂妳的心情?」 
女人會說:「我說了無數次,你不是聽不到,就是反駁,或是嗤之以鼻,久了,我也乏了。現在你喊冤,那我呢?我幾十年來被壓抑的冤屈找誰討?」 
 
不被理解肯定,妻子放棄對牛彈琴 
台灣教育和日本類似,偏向將男生養成情感內斂的大男人,父親多半威嚴,教導孩子,尤其男孩子,甚是嚴格,像是不許愛哭,不許軟弱,不許八卦……, 
很少孩子會被教育如何表達情感表達愛,遇到需要情感交流的對象時就會瞬間傻眼、呆滯,長成大男人後,防護牆更加堅固,另一半要花許多精力和眼淚,或許攻破,或許棄械。 
 
多數女人希冀和先生水乳交融,夫妻倆可以談心,彼此分享生活中的喜怒哀樂。 
我相信有不少女人經歷過對牛彈琴的窘境,興沖沖跟先生訴說趣事,或氣沖沖跟先生抱怨在外面遇到的衰事, 
先生要不嗯嗯敷衍、無言以對,要不鄙視嘲弄,最後妻子慢慢不再有熱情分享,甚至三緘其口,老娘就看你演默劇。 
 
妻子已經漸行漸遠,男人卻還遲鈍的自我感覺良好:我的家庭真美麗。 
當被離婚後,一切都來不及了,妻子已經斷然離去,孩子早就展翅高飛,只剩下孤獨擁簇著大男人,從掌控舞台,轉為落寞的下台。 
 
男人啊,你,有沒有可能被離婚?  
 
 
 
 
 
 
 
 
(大人社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