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2016-3-3最後登錄2025-10-30主題查看積分14654閱讀權限250文章7741相冊1日誌21
 
     
 
                                              狀態︰
離線   | 
| 別名:眼紋倒吊、粗皮仔、倒吊
 英名:Eyestripe Surgeonfish, Ornate Surgeonfish, Pencilled Surgeon
 學名:Acanthurus dussumieri Valenciennes, 1835
 
 
   
 形態特徵:
 體呈橢圓形而側扁。頭小,頭背部輪廓不特別凸出。口小,端位,上下頜各具一列扁平齒,齒固定不可動,齒緣具缺刻。
 背鰭單一,背鰭及臀鰭硬棘尖銳,各鰭條皆不延長;胸鰭近三角形;尾鰭呈彎月形,隨著成長,上下葉逐漸延長。
 尾柄兩側各有一根硬棘,尾棘鞘呈現明顯的白色。體黃褐色,具許多藍色不規則的波狀縱線,頭部黃色而具有藍色點及蠕紋;鰓蓋膜黑色。
 背鰭及臀鰭黃色,基底及鰭緣具藍帶;尾鰭藍色,具許多小黑點,基部有一黃弧帶;胸鰭上半黃色,下半藍色或暗色。
 
 生態習性:
 棲息於沿岸附近之珊瑚礁及岩礁地帶,棲息深度為4-131公尺。日行性魚類。
 一般小魚於礁盤上方活動,有時可在潮池中發現,成魚則常成群的洄游於中層水域。產浮性卵。草食性,以附著性藻類、矽藻及有機碎屑為食。
 
 棲地分布:
 廣泛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西起非洲東部,東至夏威夷及萊恩群島,北至日本,南至澳洲大堡礁及羅得豪島。
 臺灣各地海域及離島均可發現,以北部、東北部、蘭嶼、綠島以及澎湖海域最多。
 
 資源狀況:
 在臺灣岩礁區海域屬於常見魚類,數量普遍。可食用魚類,一般由手釣、流刺綱、延繩釣捕獲,全年皆產。
 釣獲或處理時須注意尾柄銳利的棘刺,避免割傷。除食用外,幼魚體色鮮艷,也具有觀賞價值。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