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20-1-4
 - 最後登錄
 - 2025-10-1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0463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3519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天道,是世間最好的力量 
 
在俗世中,有學問不一定有修養,有修養不需要太大的學問,這並不是說明了“學問”不重要,而是告訴大家,要以修“道”為本。人生有大道,能夠突破障礙,能夠在與人處事之中化險為夷,讓自己擁有一個光明正大的道義,這樣的人無所畏懼。 
 
 
  
 
“道”是一種自然規律,遵守道就是順應規律,一切順應自然,不但能夠順應自然的成就一件事情,而且還能避免災禍。 
 
正所謂《道德經》中說:道者萬物之奧,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 
 
這句話告訴我們:道是萬物的主宰,善人的法寶,不善人也用之保全自己。 
道是產生天地萬物的本源,它也是存在于天地萬物自然的規律,遵守道,就是遵守規律,否則就是逆天而行,會給自己帶來災禍。那麼在世俗眼中,“道”是什麼呢,道是一種原則,是一種底線。依道而行,就是最好的一種力量,他能讓自己的人生往好的方向去迴圈,守天道,遵天理,讓人生合理,讓一切適度。 
 
 
  
荀巨伯天道之舉 
 
漢朝荀巨伯,去探望一個生病的朋友,剛好遇到了外族的敵寇,要攻打朋友所在的那個郡。朋友就對荀巨伯說:“我都是要死的人了,你還是快離開這裡吧。”荀巨伯說:“我那麼遠來看你,你卻叫我離開,這不是敗壞道義而苟且偷生嗎?怎麼會是我荀巨伯的作風呢。”敵寇到了之後,問荀巨伯:“我們大軍一到,整個郡的人都跑了,你是什麼人,竟然敢一個人留下來?”荀巨伯說:“朋友有病,我不忍心讓他一個人待在這裡受苦,我寧願代他去死。”敵軍就說:“我們這些不講道義的人,卻侵犯了這個講道義的地方。”於是撤軍返回,整個郡得以保全。 
 
 
  
荀巨伯的這種行為,正是以道治事,秉持道的理念最好的印證。在生死面前不畏懼,在原則面前不放鬆,這樣的道義,感動了敵寇。在生命攸關的時刻,他完全有機會去逃生,但是為了照顧生病的朋友,卻不顧個人的安危毫不退縮,從中可見,荀巨伯如此重情重義,在乎的是正義的道,忽略的是自我的安危。但是他最終收穫的,卻是保全整個郡城,受萬人敬仰和尊重,這不正是道的一種力量嗎? 
 
《易經》中說:《彖》曰:離,麗也;日月麗乎天,百穀草木麗乎土,重明以麗乎正,乃化成天下。柔麗乎中正,故亨,是以畜牝牛吉也。 
 
這句話告訴我們:服從于天道,如同太陽東升西落,迴圈不已,所以諸事亨通,自然能夠沒有災禍。在遇到困境的情況下,無論多麼大的困境,只要遵循天道,自能化險為夷。 
 
 
  
道就如同人生的一種信仰,信仰就是相信一種看不見的力量,相信道,輔佐道,成就自己的人生。 
 
《菜根譚》之中說:“道是一重公眾物事,當隨人而接引。學是一個尋常家飯,當隨事而警惕。 
 
道是一種人人得以共同修行的路途,應該順著人心去引導做學問,就好像平時吃家常飯一樣,應該隨著事物變化提高警覺。只要人心向道,道不會拒人於千里之外,人人可遵循道,學習道,依道輔佐自我的人生。就如同學問一樣,並非讀書寫作才是學問,而一切為人處事的道理都是學問。 
 
(龍虎法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