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4-10-1
- 最後登錄
- 2025-11-1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6532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3309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古生物學家在英國德文郡的赫爾斯比砂岩層中,發現一具完整的頭骨與骨骼化石,命名為 Agriodontosaurus helsbypetrae。這具化石可追溯至 2.42 億年前的中三疊紀,比先前在德國發現的最古老有鱗類化石還要早至少 300 萬年,刷新了蜥蜴與蛇這個龐大家族的演化時間線。
有鱗類(Lepidosauria)是現今陸地脊椎動物中最繁盛的一群,包含約 1.2 萬種蜥蜴與蛇,以及唯一存活的「活化石」喙頭蜥。蜥蜴和蛇能成功擴散全球,仰賴靈活的頭骨:可以大幅張口吞下超大獵物,也有顎頂牙齒幫助抓牢掙扎的小動物。相比之下,喙頭蜥則保留了完整的「顳下弓」(類似頰骨的骨棒),顯得更原始。學界長期推測,最早的有鱗類應該會兼具部分蜥蜴的靈活特徵,與原始喙頭蜥的元素。
蜥蜴與蛇的顱骨活動度最高,喙頭蜥保有完整顳下弓
Agriodontosaurus helsbypetrae(紅字標示)位於三疊紀中期(約 2.42 億年前),是目前最早的有鱗類代表,位置比 Clevosaurus 等喙頭蜥類還原始。
圖中不同顏色標示顱骨元素:紫色為頰骨(jugal)、棕色為方骨(quadrate)等,顯示哪些部分在演化過程中被簡化或改變。
圖/《自然》
但這具新化石卻打破預期。研究顯示,Agriodontosaurus 沒有顎頂牙,也沒有顱骨鉸鏈,僅保留了開放式顳下弓。更令人驚訝的是,它擁有比例極大的三角形牙齒,應該是專門用來刺穿並切碎昆蟲等硬殼獵物。研究人員表示,雖然這隻小生物全長僅約 10 公分,可以輕易放在手掌中,但掃描與修復顯示出極為細緻的結構,讓人重新思考蜥蜴、蛇與喙頭蜥的演化關係。
布里斯托大學教授 Michael Benton 認為,這項發現顯示有鱗類的早期演化比預期更複雜,牠們並非循著單一路徑進化,而是嘗試了不同的「設計」。這具掌心大小的化石,不僅延長了有鱗類的歷史,也凸顯演化初期的多樣性與實驗性。相關成果已於《自然》(Nature)期刊發表。
資料來源 : 明日科學
https://tomorrowsci.com/animals/20250912_01/
|
-
總評分: 威望 + 1
SOGO幣 + 10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