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孩子視力 眼科醫:半年1次測「眼軸」
眼科醫師王孟祺提醒,應協助孩子固定時間測量眼軸長度,建議至少每半年一次。
近年孩子們人手一機,特別是疫情期間減少出門,使得近視的學童增加。衛福部表示,依照國際近視研究學會2023年資料顯示,全球近視人口約占30%。臺灣近視率高於全球平均值,以往調查發現幼兒園大班近視盛行率9%,國小一年級增加至19.8%,至國小六年級已上升至70.6%。眼科醫師王孟祺建議孩子須定期進行眼軸測量,以妥善管理視力,減少近視帶來的傷害。
王孟祺在臉書粉專「王孟祺醫師-眼科最前線」表示,現在的孩子幾乎人手一支手機、平板等3C產品,近視問題越來越普遍。家長們都知道要帶孩子驗光、配眼鏡,甚至使用角膜塑型片、離焦隱形眼鏡眼鏡、阿托品藥水等等來控制近視。但有一項關鍵檢查,常常被忽略:「眼軸測量」。
所謂眼軸,就是眼球從前到後的長度,也就是眼球的縱向直徑。孩子們的眼球在成長過程中會慢慢變長,而「近視」其實就是眼軸拉長太快、太長造成的。透過定期的眼軸測量,和眼軸統計相比較,醫師較能清楚知道治療是否有效。例如,若孩子配戴角膜塑型片或使用低濃度阿托品後,眼軸仍超過一般生長的速度,就表示治療效果不理想,可能需要調整方式或整合其它方法一併治療。反之,若眼軸增長變慢,代表治療方向正確,近視控制得不錯。
更重要的是,眼軸一旦過長,不只會讓近視變深,還會增加將來發生黃斑病變、視網膜剝離、青光眼等嚴重眼疾的風險。也就是說,現在的眼軸控制,其實是在為孩子的未來視力健康打基礎。
因此,家長除了關心孩子的度數變化,更應該定期幫孩子做眼軸測量。這不僅能讓醫師更精準地判斷近視控制的效果,也能早一步預防將來可能出現的視覺問題。記得:控制近視,從「量」開始,讓孩子的眼睛贏在健康的起跑點,別忘了固定時間測量眼軸長度,建議至少每半年一次!
(自由健康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