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3-23
 - 最後登錄
 - 2025-11-4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0185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521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偏頭痛頻率降低 調整用藥兼顧生活品質 
 
 
 ▲調整偏頭痛預防性藥物可兼顧頭痛控制與生活品質。  
「醫師,我能不能把預防偏頭痛發作的藥物從2種減成1種呢?」40多歲的郭女士在門診提出疑問。 
 
50多歲的王先生則說:「醫師,我吃了預防性藥物後,有時候會很想睡覺,還需要繼續吃嗎?不過頭痛真的變少了。」 
 
在偏頭痛門診中,醫師常遇到患者自行減少預防性偏頭痛藥物的情況。原因可能是副作用困擾,或是覺得吃藥太多。但必須提醒的是,當預防性藥物減量或停用後,偏頭痛的發作頻率往往會增加。 
 
另外,患者也常將「預防性藥物」與「急性期治療藥物」混淆。 
 
●預防性藥物:確認患者預防性藥物的療效後,醫師通常會開立28天以上的連續處方,目的是讓患者每天規律服用,降低頭痛的發作頻率。 
 
●急性期治療藥物:只需要在偏頭痛發作時使用,並不需要天天吃,因此醫師不會開立長期連續處方。 
 
切勿自行減少預防性藥物 
 
若偏頭痛長時間未發作,確實可以和醫師討論是否調整預防藥物。但要有心理準備,那就是一旦減量,偏頭痛可能會變得更頻繁,必須評估自己能否接受這樣的變化。目前也有新的治療選擇,例如具備偏頭痛預防適應症、副作用較少的生物製劑,其中針劑部分,健保給付有嚴格的門檻,而口服生物製劑目前仍屬自費藥物。這些預防性藥物可以與醫師討論,依照自身狀況,在頭痛發作頻率、藥物副作用與費用之間找到平衡。 
 
新療法可選口服生物製劑 
 
郭女士與醫師討論後,只使用其中1種預防性藥物,結果頭痛頻率從「2個月發作1次」增加為「1個月1次」,但思考更清晰;王先生則將預防性藥物劑量從2顆降至1顆,精神狀況變好,在重要場合時,則會使用口服生物製劑來避免偏頭痛發作。 
 
調整偏頭痛的預防性藥物可以兼顧頭痛控制與生活品質。(作者為員榮醫院家醫科醫師暨穩糖減重門診醫師) 
 
(自由健康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