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25-2-12
- 最後登錄
- 2025-11-1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47
- 閱讀權限
- 50
- 文章
- 123
- 相冊
- 1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在心臟醫療領域,人工智慧(AI)正逐漸成為一個關鍵的推動力,尤其在心臟衰竭和中風等急重症的診斷與監護中發揮重要作用。這些情況被視為醫療急救中的緊急醫療代碼,對於需要監控的病人來說,這些都是迫切的需求。AI 的應用不僅限於設計更少侵入性的心臟瓣膜和血管手術,還能幫助確定預防原則,並在新型移植解剖學的建設上取得進展。
數位孿生(Digital Twin)技術是一種有效的應用,醫生可以利用這些模型在心臟護理和干預中發揮重要作用。根據《美國心臟協會期刊》的報導,這些機械生理模型是個性化數位孿生的基本組成部分,能夠持續預測最佳的心血管健康管理,並使用個性化數據流。
哈佛幹細胞研究所的基特·帕克(Kevin Kit Parker)博士,擁有豐富的實地經驗,正在為心臟畸形的兒童創造干預措施,包括移植手術。在最近的波士頓TED演講中,他以「納斯卡系統」(Nascar system)做為隱喻,形容人類心臟的複雜性,並強調心臟的生化驅動和電氣觸發特性。
帕克指出,心臟的心肌細胞在出生後的兩天內達到數量的巔峰,並在其餘生命中每20天重建一次。這使得心臟再生成為一項重要的工程挑戰。他提到,雖然早期的研究認為建造心臟相對簡單,但實際上卻面臨許多挑戰,尤其是在臨床試驗中,許多新療法在第三階段的失敗率高達50%。
在演講中,帕克強調了心臟的模組化設計,指出心臟實際上是由四個不同的肌肉泵組成,並且有著複雜的結構和功能。他提到「異位心臟移植」的概念,即將捐贈者的心臟放置在接受者的心臟內部,兩者協同運作,這對於每年有約4萬名出生時心臟畸形的兒童來說,提供新的希望。
此外,帕克還介紹了如何利用奈米材料和AI技術來創造心臟組織,並提到一種類似棉花糖機的系統,用於製造細胞集群以促進傷口癒合。這種技術能夠在短短10分鐘內製作出心臟瓣膜,顯著縮短了傳統製作過程的時間。
隨著這些新技術的發展,未來的心臟醫療將變得更個性化和高效,並有望在不久的將來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療選擇。
錄自:科技新報
|
-
總評分: SOGO幣 + 10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