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6-7-12
- 最後登錄
- 2025-11-1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74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421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台灣壓力指數全球第二,醫示警「長期緊繃會害命」:恐爆血管
接下來即將進入冬季,正是心血管疾病好發季節,醫師提醒,情緒緊繃、焦慮與長期睡眠不足,都會造成血壓波動與自律神經失衡,許多人在工作壓力下出現胸悶、心悸,卻自以為只是疲勞,但這可能是血管過度收縮或血壓上升的警訊。
台中慈濟醫院心臟血管外科醫師鄭伊佐指出,現代人生活步調緊湊、壓力沉重,是心血管問題的隱形推手,尤其根據統計顯示,台灣壓力指數高居全球第2,更有96%的台灣受訪者表示正處於壓力狀態,而血流就像水流,壓力太高會爆管,忽高忽低也會損壞。
要預防心血管疾病,除了留意高血壓控制和情緒調適外,鄭伊佐進一步提到,改變飲食結構也是預防重要關鍵,建議採用「地中海飲食」與素食生活,強調多攝取全穀類、蔬果、堅果與植物油脂,減少紅肉與高鹽、高油食物。
他說明,飲食改變能改善血管內皮功能、降低膽固醇,有助於維持血壓穩定,慈濟醫療財團法人執行長林俊龍之前也曾研究發現,長期素食者的血脂與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顯著低於葷食者,顯示素食是照顧心血管的好選擇。
另外,養成規律運動習慣也是守護心血管健康的重要因素,鄭伊佐建議,每周至少五天、每天30分鐘的有氧活動,如快走、游泳或騎腳踏車,規律運動能增加好的膽固醇(HDL),幫助清除血管垃圾,讓血液流得更順。
隨著季節改變,氣溫驟降讓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心肌梗塞與中風風險也隨之上升。鄭伊佐提醒,冬季清晨氣溫最低,是血壓波動最大的時段,建議起床後先暖身再外出,患有三高、糖尿病或有心臟病史的人,更應持續監測血壓與服藥,不可間斷。
適當的運動與正常的作息與飲食,少吃紅肉與高鹽高油的食物,再注意壓力的掌控,應該就可以使血壓穩定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