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424|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動物奇聞] 深海蠕蟲挑戰生命極限,能把劇毒砷變成保護盔甲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在線上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3 天前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在日本沖繩海槽的深海之處,一種亮黃色的蠕蟲展現了生命的極限。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團隊近日發表研究,一種名為「赫氏副線蟲」(Paralvinella hessleri)的深海生物,竟能將劇毒的砷轉化為晶體盔甲,在攝氏 300 度、富含硫化物與重金屬的熱液噴口環境中生存。

研究團隊透過深海潛水器觀察到,赫氏副線蟲的身體覆滿鮮黃色光澤,其祕密就在於體內的「生物煉金術」。這種蠕蟲能將致命的砷元素吸收後封存於細胞內的液泡,並與硫化氫反應生成固態雌黃(As₂S₃)晶體,成功將劇毒轉化為無害的礦物沉積物。這一過程被稱為生物礦化作用,相當於蠕蟲在體內打造出化學防護罩。

研究發現,蠕蟲皮膚與鰓細胞中的黃色顆粒含砷量高達體重的1%,主要以毒性最強的亞砷酸鹽存在。然而,在特殊轉運蛋白與血紅蛋白的協調下,蠕蟲能精準地將砷與硫化物導入反應液泡,使化學毒素變為閃閃發光的防護晶層。

為確認硫化物來源,科學家測量了不同距離熱液噴口生物的硫同位素比值,證實赫氏副線蟲直接吸收了噴口釋放的硫化氫氣體。這意味著,它並非逃避有毒環境,而是「以毒攻毒」,將死亡化為防禦。

目前已知能進行類似礦化作用的動物僅有鱗足螺。

這次發現不僅拓展了生物化學的極限,也重新定義了生命在極端環境下的適應方式。研究團隊表示,未來將深入分析這種蠕蟲在分子層面的形成機制,進一步了解深海生命如何將毒素轉化為生存之盾。

研究已發表在《PLOS Biology》期刊。

★ Fighting poison with poison: A deep-sea worm uses toxins as armor

(首圖來源:Wang, CC BY 4.0, via Wikimedia Commons)



資料來源 : technews
https://technews.tw/2025/11/17/a-deep-sea-worm-uses-toxins-as-armor/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11-20 19:15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