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24-3-31
- 最後登錄
- 2025-11-2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245
- 閱讀權限
- 110
- 文章
- 206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媒體來源:台灣大紀元
副標題:在已開通地鐵的50多城市中 10月客流強度逾1萬人次/公里日的僅8城市 高於0.7萬人次/公里日者不足1/3
原文網址:https://www.epochtimes.com.tw/n488718/
更新: 2025年11月20日
10月的中國城市地鐵客運強度連續8個月下降,2/3的城市未能達到建設要求。示意圖。(Nicolas Asfouri/AFP)
【記者楊旭/綜合報導】10月的中國城市地鐵客運強度連續8個月下降,2/3的城市未能達到建設要求,而客運強度正是今年多座城市地鐵規劃未能獲批的主要原因。隨著房地產市場長期下行,地方財政「過緊日子」成為常態,中國地鐵瘋狂擴張時代已經結束。
中共交通運輸部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25年10月,全國軌道交通總營運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04萬人次/公里日,較去年同期降低5.7%。
《中國經營報》統計發現,今年以來,中國城軌客運強度已連續8個月都較去年同期下滑。今年3至9月,客運強度較去年同期降幅分別為4.3%、4.3%、3.5%、3.8%、5.7%、4.9%、3.3%。客運強度是指路線日均客運量與路線營運長度之比,反映路線單位長度上每日的載客量,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路線的運作效率。
根據中共發改委的條件,客運強度需要高於0.7萬人次/公里日才能獲批規劃地鐵,但10月在已開通地鐵的50多座城市中,總體客運強度達上述標準的不足1/3。客流強度超過1萬人次/公里日的也只有8城:深圳、廣州、上海、北京、長沙、西安、哈爾濱、蘭州。
地鐵擴張「踩剎車」 狂飆時代結束
在這輪房地產危機爆發之前,中國地鐵建設一路狂飆。據公開資料,2008年之前中國只有10城開通地鐵,包括北京、上海、天津、廣州、深圳、長春、大連、武漢、重慶、南京等。
隨後,在「4兆」(人民幣,下同)投資、房地產熱潮催化之下,地鐵迎來狂飆式擴張,2015年覆蓋超過20城,2019年超過40城。
2024年以來,中國許多城市「十四五」期間的在建地鐵工程相繼完工,陸續開始申報新一輪地鐵規劃,不過多地因客運強度導致規劃未能獲批。
「全景財經」11月19日報導,2024年前後,重點城市集體迎來新一輪地鐵規劃審批期,但迄今為止,只有成都獲批,其他城市不管是一線城市還是省會,至少還有20多座城市的新一輪地鐵規劃仍舊懸而未決。《大紀元》記者梳理發現,最近一年來,寧波、青島、哈爾濱、洛陽和西寧等多座城市的地鐵規劃未能獲得發改委批准。
地鐵靠土地盈利模式失效
一位軌道交通營運企業人士對《中國經營報》分析稱,隨著地鐵線網規模擴大,延伸至郊區,新路線客流培育需要更多時間,導致整體客流強度被攤薄;此外,網約車、電動車、共享單車的普及,也形成了一定的分流效應。
不過根本原因還是地鐵原有盈利模式的失效。過去二十多年,地鐵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軌道+物業」的模式:透過地鐵建設拉升周邊地價與房價,再以土地收益反哺。
以深圳地鐵為例,2022年其票務收入僅36億元,而房地產開發收入卻高達160億元。然而,隨著房地產市場降溫、土地出讓困難,這一循環被打破,地方政府難以繼續補貼地鐵虧損,企業不得不轉向「節流」自保。報導說,5月8日起,佛山地鐵集團旗下所有路線提前30分鐘收車,列車發車間隔時間相應延長。在此之前,佛山地鐵站廳燈光昏暗、電梯「停運節能」、列車體感「悶熱」,不少乘客對此怨聲載道。
在服務品質下滑的同時,多地地鐵票價卻悄然上漲。昆明、重慶已實施調價,廣州也通過調整計費規則實現「隱性漲價」,乘客陷入「多花錢、少服務」的尷尬。
中房網報導,2024年度數據顯示,扣除政府補貼後,中國28個主要城市的地鐵公司中,有26個城市處於虧損狀態。該網分析,中國地鐵大範圍高額虧損的原因有三個,一是建設成本高,二是運行維護成本高,三是盲目擴張遇上了房地產危機。
在建設成本方面,地鐵每公里的造價達到七、八億元左右,遇到地形複雜的每公里需要花費10億元。上海地鐵19號線每公里造價高達20億元,遠遠超出其他地鐵,再算上房屋拆遷、管道改道等支出,整體的建造成本就會居高不下。
運行維護成本高。據重慶地鐵報告,其營運成本達到60億元,其中人工成本達32億元,占53%。而北京地鐵營運一年的電費就達10億元,後期維修費用8億元,折舊費用80億元,人工成本接近30億元,再加上其他相關後期營運費用,每年的營運成本接近150億。
盲目擴張疊加房地產危機。在房地產快速發展的二十多年時間裡,地鐵站周邊地價上漲,住宅、學校、醫院和商業超市也會相繼建設,大量人口聚集,對地鐵帶來正向收益。但是當房地產下行,城市大規模擴張時代結束,土地和周邊商業帶來的收益縮水,盲目擴張的弊端就會顯現出來。◇
===================================================================
感想:擴張太快的話,可能沒辦法達到預期的收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