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79|回覆: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保健常識] 肌少症增跌倒骨折風險 7 倍 逆轉關鍵在「阻力訓練」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汽車達人勳章 機車達人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前天 02:22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1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陳沛勻醫師提醒,若發現走路速度變慢、拿東西無力、從椅子站起困難,就應盡早評估肌肉量、肌力與功能,及早介入才能避免後續失能風險。

隨著人口快速老化,肌肉量與肌力逐年下降的「肌少症」已成為隱形卻嚴重威脅長者健康的疾病,也是一項全球性的公共健康問題。高雄榮民總醫院復健醫學部住院醫師陳沛勻指出,肌少症不只是單純的肌肉力量減弱,造成走路無力、行動不便,更是大幅提高跌倒與骨折風險的生活隱形殺手,嚴重者甚至可能因失能而喪失自理能力。因此,及早篩檢與預防,是維護長者健康的關鍵。

多重因素導致肌少症 老化與生活型態是關鍵
陳沛勻醫師指出,肌少症的形成原因多元,最主要的仍與年齡增加有關。隨著老化,肌肉細胞逐漸萎縮,肌肉合成速度變慢,分解速度加快,導致肌肉量一年比一年少。此外,長期缺乏運動、久坐不動、營養不良(尤其蛋白質與維生素 D 不足)、慢性疾病與荷爾蒙下降等,也都是促使肌少症提早發生的重要因素。

陳沛勻醫師提到,肌少症最大的危害並不只是「肢體沒力」,她提醒,肌肉力量不足會使長者更容易跌倒,進而造成髖部骨折、住院甚至長期臥床。肌肉量下降也會降低基礎代謝率,使體重控制困難,增加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代謝性疾病的風險。研究更指出,肌少症與心臟功能退化密切相關,是影響長者健康壽命的重要因子。

肌少症預防 「運動與補充營養」是核心
針對肌少症的預防與治療,陳沛勻醫師強調「運動與營養」是兩大核心。包括阻力訓練如彈力帶、啞鈴訓練,可有效增加肌力與肌肉量;而游泳、快走、騎腳踏車等有氧運動能提升心肺耐力;太極、瑜伽等平衡訓練,則能減少跌倒風險。建議長者每週至少 2–3 次規律運動。

在營養方面,陳沛勻醫師建議,充足蛋白質是保護肌肉最重要的關鍵,建議每日蛋白質攝取量需比年輕人更高,包括魚、肉、蛋、豆製品等都是良好來源;維生素D也不可忽視,可透過日曬與食物補充改善肌肉與骨骼健康。

早期篩檢是關鍵 警覺走慢、無力等肌少症警訊
目前肌少症尚無常規藥物治療,因此早期檢測相當重要。陳沛勻醫師提醒,若發現走路速度變慢、拿東西無力、從椅子站起困難,就應盡早評估肌肉量、肌力與功能,及早介入才能避免後續失能風險。她並呼籲,肌少症不是老人必然的命運,只要從生活中落實運動、營養與定期檢查,就能大幅延緩肌力衰退,守護健康與行動自由。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昨天 09:38 |只看該作者
長見識了!學習了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11-26 20:52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