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2-23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9740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5799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對於子女來說,父母難免有令他們生厭甚至反感的老毛病,只是出於長幼輩份、禮貌關係
難以表白或「反擊」,久而久之,勢必會影響良好家庭氛圍的營造。
其 一 : 擺 老 資 格
諸如「我走過的橋比你走過的路還多」、「我們那時……」 等,其實這些話根本達不到父母所
期盼的「撫昔思過」、「憶苦思甜」 的目的,更起不到令子女反省的作用。在子女們看來,這
些話只不過是父母以陳舊觀念對他們新潮生活的嫉妒。
其 二 : 干 涉 交 往
同學打來電話,父母總是刨根問底、追問不停:「是誰?什麼事?為什麼找你?」 如果是異性
同學,更是疑雲頓生,反覆盤問。 一時間,子女眼中的父母變得神經兮兮,草木皆兵,令子女
備感不適。
其 三 : 杞 人 憂 天
一見到子女在處世或學業上的毛病或不足,總是說:「我看你將來可怎麼辦?!甚至用「你是
當黑手、掃馬路的命啊!」之類的語言挖苦諷刺,而不是從正面耐心引導和說服,其結果使子
女自憐自哀、自卑無望,或滿不在乎、我行我素。
其 四 : 翻 老 賬 、 丟 我 臉
一位高中女學生埋怨地說:「我媽媽總是當著同學的面把我過去所犯的錯誤動不動就搬出來,
數落一番:『又犯老毛病了!』『怎麼這麼沒記性!屬豬的!』
其實,改正子女一個錯誤或毛病,不但需要足夠的耐心,而且還要講究談話藝術,不要使其處
於尷尬難堪的境地。
......................................................................................
雖然孩子都已成年,看到這篇文章,也會會心的笑。
父母都有多一分的牽掛和多一分的關心,
這就是被小孩解讀為干涉、嘮叨的原因
一些經驗法則的再三提醒
成了他們口中的翻老帳、杞人憂天
其實父母的這些所謂的壞習慣,是來自放不開手的關心辣。 |
-
總評分: SOGO幣 + 7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