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9-8-20
- 最後登錄
- 2011-4-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686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3524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熱烈迴響]
法器法物
法器是龍天耳目,大眾共遵的訊號,叢林中一切行事皆依法器為準,例如晨鐘暮鼓以及各種報鐘、板聲等。寺院中用於莊嚴佛壇及祈禱、修法、供養、法會等各類佛事,或佛子所攜行的念珠、錫杖等修道資具,都是法器法物。茲將寺院
道場常用的法器法物列舉如下:
鐘:寺院為報時、集眾所敲打的法器。依其用途分為梵鐘與喚鐘兩種。
鐘,是佛教叢林中眾多犍椎之一,《飭修清規器章》有云:「大鐘,叢林號令資始也。」原本,鐘專司集眾之用,故亦稱做「信鼓」。若依其大小論之,則分為梵鐘與半鐘二種;梵鐘即大鐘,又稱為吊鐘、撞鐘、洪鐘、鯨鐘,而半鐘的高度一般只有梵鐘的一半,於是獲其「半鐘」之名。及至後世,鐘逐漸被叢林道場運用為報時之器。從此,便開啟了撞鐘報時、集眾的叢林語法,自古洎今。然而,叩鐘的意義並不僅只於有形的報時、集眾,其中更有警策之功:「曉擊則破長夜警睡眠;暮擊則覺昏衢疏冥眛。」以及策勵修行,提振道法之念;乃至深沉的鐘聲能夠貫穿無限法界,並使一切聽聞者,忘憂生智,離苦得樂:「聞鐘聲,煩惱輕,智慧長,菩提生;離地獄,出火坑,願成佛,度眾生。」一陣陣至誠擊叩的鐘聲,悠遠納含了至深、至切的慈悲大願,在鐘聲遠揚的當下,願心亦如是湛然於十方。在大鐘的外圍,環繞有108個銅鉦,52格紋飾方塊,表徵著修行人應當執持菩提諸善法,清淨三業,踏實履踐於菩薩五十二位階,漸次了斷諸煩惱愁苦,直至菩提果滿。再向下看,便會發現在鐘的下方有一圓,圓中復有六個小圓,在大圓外,更有十條紋路向內收納,這也訴說著十方法界,六根門頭,實則總歸一心,彼此不二,一切圓滿。
「洪鐘初叩,寶偈高吟,上徹天堂,下通地府。」千年如一的鐘聲響起,寬宏的願心正殷切,在聞鐘聲的當下,且收攝身心,且反聞自性之聲,必能如實體會,此心本來一切具足。
木魚:木魚產生緣由,是一位修行者,因不遵循師父的教導,懈怠修行,墮入畜生道變成海中魚兒,受大苦報,消業障。後來有一次因緣際會中證道的師父路過此地,知道宿因感召進而為他說法開導,使其脫離畜生道遺言將他背上的大樹刻成魚形,於憎團大眾集會時敲擊之,用以警策大眾須精進修行,注意因果。
另一典故,佛教自漢明帝傳到中國,經歷數千年祖師大德脈脈相傳,取魚兒終日眼睛不閉希望眾生仿效不休息的精神,以期望早證菩提。
綜合二典故,木魚皆以雙魚且眼睛不閉為主要造型,取自魚兒終日不閉,希望眾生精進,早證菩提,雕雙龍,取自魚化成龍,護持佛法佛法昌盛。
木魚是佛教法器之一。相傳佛教認為魚晝夜都不合眼,因此用木製成魚形,擊之以警戒僧眾晝夜思道。木魚有兩種:一為園狀,刻有魚鱗,誦經禮佛時叩之,以調音節,一為挺直魚形,吊於庫堂前,粥飯或集合僧眾時用之。木魚:誦經時所敲打,大眾誦經時,音聲隨其節拍而整齊劃一。此外,誦經敲打木魚,取意於魚的特殊習性,即不論在水中悠游或靜止不動,眼睛都睜著不休息,佛門取其精進的特性,策勉修道者要用功,不可懈怠。 |
-
總評分: 威望 + 2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