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491|回覆: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轉帖]台灣原住民太魯閣族人文藝術創作 [複製連結]

SOGO榮譽會員

以領養代替購買 以結紮代替撲殺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榮譽會員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懷舊風車之星勳章 學藝經典獎章 手工藝勳章 原創寫手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0-1-5 13:35:22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台灣原住民太魯閣族人文藝術創作

台灣原住民太魯閣族人文藝術創作
==================================================================
太魯閣族傳統織紋風華重現計畫主要為了保存及建構太魯閣族失傳近30年的織紋【挑織-彩虹橋】的技術,在族人觀念裡,會織彩虹橋織紋的女子是智慧與美麗象徵,會此項技術者才有資格通過彩虹橋與祖靈相聚,所以將消失的古老編織技法織紋技術重現輔以其本身的典故、神話,進而做到文化紮根及傳承,配合政府推動多元就業方案,給予中高年齡失業者、單親婦女及弱勢族群提供就業之機會,不僅有效地解決生活困境外,更能永續傳承本族Pniri傳統編織之多元技術,重拾建立及保存固有傳統樸實之文化特色與藝術,結合傳統及設計創作編織之服飾,展現於現代社會並推廣發揚,培訓編織老師之承繼與傳承,帶動地方文化產業再生之契機。

 

傳統紡織技藝:
太魯閣群的織品以輕、薄、素、淨著名,服飾多半以白色苧麻為底,局部夾織色線形成紋樣。織布的程序是先把苧麻刮成麻絲,再將麻絲搓捻成織線,然後用木灰漂白後,再以薯榔、黑泥染成紅褐色及黑色,晾曬一周方能用於織布。傳統織布法是坐在地上將背帶綁在腰上,並繫住捲布軸,雙腳撐住織布機(經軸),使用的織具包括刀棒(打緯棒)、綜絖棒及梭子等,因為困難度極高,現在太魯閣族年輕女子多已經失去這項技藝了。
太魯閣族早期男女都穿著白底褐色條紋的麻布衣,配戴頭飾、耳飾、頸飾及腿飾。傳統男裝為背心及遮陰布,禮服是參加祭儀時穿的衣服。傳統女裝上衣以白色為底,再加一件背心及袖衣,裙子是以兩片方巾互圍而成,綁腿布則是用一小塊花紋布圍繞住小腿。
現今太魯閣族服飾上常見的圖騰是幾何式的線條及圖案,以三角形、菱形為主調。現在研發新型的桌下型織布機,讓年輕人也能學習太魯閣族的傳統織布,儼然是編織的演進過程。

 

傳統編織裡理完線材以後,最重要的一個步驟,就是上架,上架的動作如果稍有閃失,原本理好的線就得重來,因此幾乎是能否將布匹織好的關鍵,所以在上架時,需非常謹慎,以確保織布過程順利。

 

每一個織紋背後都有特有的涵意
路紋
代表一生的路途平平順順,前途一帆風順。
菱形紋
代表祖靈之眼永遠眷顧、保佑著你。
豆紋
豆子為古時候族人普遍食用的食物,代表五穀豐收之意。
四角紋
代表擁有織藝的婦女所位居的區域,可延伸為婦女受尊崇的地位。
彩虹橋紋(全幅)
代表婦女備受尊敬的地位;一個良家婦女必須要勤勞、忍耐,並且要有卓越的織藝才能踏上彩虹橋。

 


 

傳統上,過去太魯閣族的男性,婚姻條件是獵首及具有高超的狩獵技巧(唯有已獵首過及擅於狩獵,男子才有資格紋面),其次是守規矩與心地好,有財產及身體強壯則是更次要的條件;女性的首要條件是會織布(女子會織布才能紋面,紋面的女子才算是美麗的),其次則為勤勞、會持家及心地好。而在男女關係之間,傳統祖靈的信仰及恐懼深植於人心之中,因此族人有著極嚴格的規範:不允許未婚的青年男女或已婚的人有越軌的行為或動作。

太魯閣人的求婚儀式,必先徵得女方同意後行之,同時求婚的重要內容是議定男方的聘禮、工作天,及女方的嫁妝。婚禮在新郎家中舉行,媒人手持一瓢水向神靈祈禱,雙方主婚人用食指浸入水中表示不悔。太魯閣人相信生育是由鬼靈所主宰的,因此有種種的禁忌與祈禱的方式祈求賜予他們小孩,嬰兒出生後用竹刀切斷臍帶,將胞胎埋於底下。嬰兒生下後,由祖父或其父親為嬰兒取名,小孩名後連其父名,也有少數連母的,以示有血統的關係。這種命名的方式,稱為「親子關係的連名制」,通稱為「父子」或「母子(女)」連名制。

在太魯閣族人的部落中,由成員共同推舉聰明正直的人為頭目。頭目對外代表部落,對內維持部落的安寧和諧、解決仲裁紛爭。頭目及其他幹部都是無給職的,其唯一享有的權利是部落的人家舉行慶典時總會受到邀請。部落在對外的關係上,獵區的保護是全體部落成員的共同責任,每個部落均有固定的獵區,打獵行為不僅是在維持生計,也由於狩獵團體的組合,形成部落男子之間共同承擔責任的團體意識。

「紋面」亦即漢人所謂「刺青」,太魯閣語稱「巴大斯克拉斯」,是太魯閣族最具代表性的傳統文化特色,「紋面」的理由男女不同,男子16-20歲,為表示成年及獵過敵人的頭才「紋面」。女子則為16-20歲,表示成年及漂亮。如今已不再沿襲,只有少數相當年紀以上的太魯閣族老人臉上,才能看到這個歷史痕跡。

「傳統織布」(得米弄•卡巴安)在太魯閣族的傳統理,是女子婚前必備的才藝本領,織布原料來自「苧麻」,而整個製作過程非常繁瑣,概分為: 1.採麻抽絲。 2.理絲紡線。 3.連線紡球。 4.接球紡團。 5.灰煮淋曬。 6.理團紡帶。 7.套帶織布。

「木琴」──太魯閣語稱「打庫茲」意義同竹口簧片,傳統木琴製作不易,音只有四階,即Le、Mi、So、La,製成聲音清脆響亮的木琴,木琴的音質好壞與樹木的長短、乾濕及粗細有著極大關係,男女皆可敲奏。

太魯閣族傳統舞蹈較保守,以女性為主,大都以隨興哼唱,即席起舞方式表演,男性舞步簡單且多以左右前後跨步方式為主。


 

「紋面藝術」:紋面在男子是成年與勇敢的象徵,女子是成年與美麗的象徵。
「織布藝術」:織布是女子的工作,全家人的衣著、被單等都仰賴婦女一針一線織成,其技術在台灣各族原住民中可說是一流的。織布的材料取自苧麻的樹皮,經剝麻、刮麻、取線、煮麻、染色等繁瑣手續後才能織布。女子自幼就必須學習織布,織布的技術精湛與否,也是部落中評斷女子能力與社會地位的標準,女子織布技藝超群,便會在部落中受到崇敬,也能成為勇士競相追求的對象。。
「貝珠衣」:綠豆顆粒般之白色貝珠,穿綴於服飾,成為太魯閣族的衣飾文化。貝珠衣最尊貴者為部落領袖或獵首英雄,於凱旋賦歸參與盛會時之穿著,亦是結婚時重要之聘禮,另珠裙、珠帽、綁腿亦可用貝珠串成。珠裙常用於訂婚或女子生產後,男方送給女方家長之謝禮,珠帽則為頭目所佩戴。

太魯閣族

 

  原住民紋面已不多見了,好不容易打聽到有一位102歲的太魯閣族紋面阿嬤,身體還很好應該可以照相,但是抵達後卻發現她幾年前跌了一跤,臥病在床,孫女聽到我們的意圖,將話翻譯給阿嬤,她示意表示願意拍照。




太魯閣族的傳統木雕
 

 
達道貝林的作品

達道貝林的作品
達道貝林先生與山人木雕工作室的簡先生是一個原住民文化的傳承者,他們好像是我們的叔叔一樣,他一直傳達給我們一個藝術觀,即:真正的藝術不是奪取他人思索上的任何幻影,而是極力於自我突破及心靈上空間所延續著原住民文化的傳承
 

 
簡先生的作品

達道貝林的作品
事實上一點也沒有錯,有時候我自己捫心自問,我對自己的文化還記得的有多少?母語不會說、木琴不會敲、太魯閣歌謠不會唱、不會編織、連原住民狩獵的習俗一點認知也沒有,更可怕的是,我們過去太魯閣族原有的社會祖織「嘎亞」,似乎好像有或是沒有的感覺,「嘎亞」是一個可以維繫整個太魯閣文化的一種中心支柱,可是現在呢?
 

 
達道貝林的作品

達道貝林的作品
他們為了能讓下一代還記得我們過去的習俗,例如:紋面文化是怎麼來的?他們利用木雕的方式將這個紋面文化刻畫了下來。

太魯閣族傳統皮雕
「雖然皮革已沒有生命,但毛細孔彷佛會呼吸的感受,卻自有一股溫暖親切的力量,和銅鐵木石冰涼的感覺大大不同,尤其染色彩繪之後,無論視覺或觸感,都會讓人發自內心的感動。」
 

 
部落皮雕課程

部落皮雕作品
皮雕或皮塑作品,不僅擁有實用裝飾的意義,而且也極具生活雅趣,日常生活中一草一木、一景一物全都是極佳的素材,尤其在社區發展協會的輔導之下,將太魯閣族文化融入在皮雕創作中,百態風情的淋漓闡釋,常會予人在靜態中感覺有一股生命力泉源湧現。
 

 
部落皮雕作品(手機袋)

部落皮雕作品(錢包)

竹籐編器
族人使用多種編器,普通一個編器包括底、身和緣等三部份,所以編織技術主要可分為編織法、起底法和修緣法。技法中有方格、斜紋、六角、柳條等交編、角織及螺旋等編法。
 

 
竹編作品

籐編作品
竹、籐取材於山林,使用工具主要是一把短彎刀、一個錐子和一個小木鑽。編織是男性的專業,一個十一、二歲的男孩就開始學習編織,傳統的泰雅男子都會編織。
編器的形制多與用途有關,如搬運用的背筐,攜帶煙草、煙斗的籐包,儲存用的籐簍,盛物用的糧食盒、濾酒器、盛肉籩、小籐筐、圓箕,漁撈用的魚籠、魚筌,以及裝飾用的籐帽、貝珠筒帽、腿飾、腰飾等等。

與編織、金屬結合之拌手禮
 

 
編織與皮雕結合之作品

編織與金屬結合之作品
為了推動地方觀光產業,進而營造一個適合人居住的生活環境,包括設施空間、人文傳統、公民參與和溫馨的社區關懷,於是社區發展協會協助推動社區改良手工藝的推展,進而以傳統文化技藝結合現代時尚潮流,開發出迎合市場需求之大眾化產品,提升部落文化產業水準。



========================================

資料雖有限..僅以此文獻給台灣原住民太魯閣族人.



《 本帖最後由 草薰風 於 2010-1-19 10:31 編輯 》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榮譽會員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懷舊風車之星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10-1-5 13:56:28 |只看該作者
泰雅族是台灣原住民十三族之ㄧ,分為泰雅與賽德克二亞族,其中賽德克又分為東賽德克與西賽德克二群,居於太魯閣ㄧ帶主要為東賽德克族。

距今約二百五十至三百年間,原居於濁水溪上游的泰雅人在狩獵途中,發現中央山脈東側的廣闊原野,於是相率越過群峰,進入立霧溪河谷定居。截至目前為止,本園區發現的舊部遺址達七十九處,其社址分布遍及立霧溪主流及支流兩岸。泰雅族人居住環境則多選擇山腹小台地,並成聚居的小村落。

在泰雅族的文化傳統方面,其生計以山田焚墾的農業為主,兼有狩獵、捕魚及採集。光復後,漢人引進水田稻作,但推廣成效不佳,今部分山地保留地仍種植栗、黍、甘藷及陸稻。而紋面、獵頭是過去泰雅族的獨特習俗。紋面和拔齒皆為泰雅族的成年之意,但現今這些習俗都已消失。

服飾方面,男女皆穿著自己紡織而成的白地混茶褐色條紋的麻布;並配戴頭飾、耳飾、頸飾與腿飾等。泰雅族的紡織、麻織、木器、製革、結網的手工藝精巧細緻,居諸原住民之冠。

------------------------------------------------------------------------------------------
謝謝薰大的分享~



說到服裝...幾乎是種族每人都有一套..


 


 

《 本帖最後由 俏辣媽 於 2010-1-5 16:13 編輯 》
已有 1 人評分SOGO幣 收起 理由
萌竇初開 + 5 您的真誠回覆內容精闢,堪為表率,值得鼓勵 ...

總評分: SOGO幣 + 5   查看全部評分

熾天使(九級)

醉翁之意不在酒

Rank: 12Rank: 12Rank: 12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狀態︰ 離線
3
發表於 2010-1-5 20:01:14 |只看該作者

回覆草薰風版主的帖子

失傳近30年的織紋技術  如今重新被重視並推廣發揚

對於太魯閣族的傳統文化特色  確實是一件好事

讓年輕人學習傳統織布  真的可以保存文化的傳承

感謝草薰風版主的貼圖分享
已有 1 人評分SOGO幣 收起 理由
萌竇初開 + 3 您的真誠回覆內容精闢,堪為表率,值得鼓勵 ...

總評分: SOGO幣 + 3   查看全部評分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11-10 10:05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