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327|回覆: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股票] 先探週刊 (1609期)摘文和tel 123山寨版的先探週刊1609期 [複製連結]

Rank: 9Rank: 9Rank: 9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1-2-22 07:31:06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黃啟乙:二五個中視才能換一個TVB

貨幣的緊縮,可說是去年中國股市上漲最大的阻力,當去年第三季之後,中國進入升息潮之後股市就被受壓抑。如今中國股市,尤其是上海綜合股價指數,若可重返三千點以上,甚至走升息潮之前的高點三一八六.七二點,就要重新思考,中國股市很有可能在今年,步上新一輪的上升行情,對調整已久的中國收成股,就有重新展現上攻的力道。

潤泰全回歸價值投資

惟最值得注意的是,當全世界仍企盼美國景氣復甦之際,中國的景氣,以及流動性的氾濫,已必須靠緊縮貨幣來壓抑時,就可以了解到中國內需市場的實力及潛力!

所以,中國的內需消費通路題材,依然是長線上最重要的題材。觀察到中國大潤發的競爭力,更是與日俱增之中。

雖然去年中國大潤發展店的速度略受到拖延,但在今年元月份的前兩個星期,一口氣就開了十家,來到一五六家,今年仍以兩百家為目標。

而從股價的趨勢上來看,潤泰全一路由一二.四五元,漲到一○八.五元的過程之中,幾乎沒有較大規模的中期大調整,所以從長期技術面來看,漲多拉回,應該是最大的原因之一。

明星股還是在中國消費市場

相對若要重新尋找新的中國消費股明星,可能要從市場上,尚未完全被發崛的個股上。最近有一檔個股,不畏台股的回檔,逆勢大漲,那就是神腦。神腦最大的漲升題材之一,就是與中國聯通合作,一如與中華電信合作十分雷同。利用中國聯通現有的營業據點,在今年第一季於江蘇、上海、海西特區等地,設立二十二個通路點,銷售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3C產品。

從神腦最近的表現來看,中國消費通路股只要有新的發展,就可以獲得市場的青睞,即便是在中國市場的效益可能還不會那麼快顯現出來之前,股價已率先作出反應,所以,類似神腦這種,可以在中國找到新的通路題材,股價就會反應。

在此之下,全家是值得特別注意的個股,在中國消費通路,該公司的優勢將逐漸被凸顯出來。

現在上海街頭,幾乎經常可以看到全家便利商店的身影,在上海、蘇州等地已超過五百家,根據該公司的預估,今年將超過八百家,更重要的是,全家便利商店在中國已是最具競爭力的便利店,單店平均日營業額約九千元人民幣,其他便利店平均在三~四千元人民幣,連這一、兩年才到上海的統一超商,在上海更不是全家的對手了。全家在台灣有近二八○○個據點,僅能排在統一超商之後,但在中國市場卻完全翻轉過來!

更重要的一點,統一超商只能經營上海市場,而全家則可以遍布全中國,未來全家的成長性可能高於統一超商。更何況,便利店的通路家數一旦超過五百家之後,就進入損益平衡點,全家便利商站未來很快會到一千家、兩千家、三千家,甚至一萬家以上,在中國市場都不是難事,屆時,全家的股價及獲利會變得多高?多大?就很難去估算了!故而這一次全家股價衝高至一二一元拉回之後,股價低點又出現了,經過再一次整理後,或有再向上拉升的空間。

神腦大漲!裕融更有機會

再者,也看到裕隆集團在中國的布局,已愈來愈綿密,令旗艦公司-裕隆,展現一定的強勢,也有很多人沒有發現,集團內的公司裕融,在去年已正式進入中國市場,利用轉投資六八.五七%的格上汽車,搶攻上海租車市場,又在蘇州成立租賃公司,預料這些投資效益逐一彰顯時,裕融的價值就可以期待。

尤其最近中國大城市之中,租車的價格已進一步上漲之中,其中漲幅最大的是北京,在限發車牌之下,炒熱租車行情。

換言之,中國租車需求已逐漸被帶動起來,從過去的個人租車,逐漸擴及到企業租車,一如目前台灣,那麼裕融肯定會因為格上租車到中國市場的發展,展現更不同的格局。

這些與中國通路消費相關的個股,在今年似乎仍大有空間,尤其後ECFA時代,兩岸三地的交流已愈來愈頻繁,兩岸三地的公司,一定會逐一拿來作比較,被低估的公司,就有看漲機會。

農曆年前,有一件消息震撼中、港、台的消息,宏達電的王雪紅,與其相關的基金斥資九十億元港幣,拿下香港TVB電視台二六%的股權,引發中、港、台三地熱烈的討論。

電視台本益比可達六、七十倍

如果以王雪紅用九十億元港幣,拿下TVB二六%股權來計算,TVB的價值高達三四六億元港幣,換算新台幣高達一三○八億元。

看到在香港上市的鳳皇衛視,目前的市值也有一三九億元港幣,換算新台幣約五二八億元。

香港的電視媒體的總市值居然如此之高,回頭看一看在台灣掛牌的中視,論及總市值簡直是小的可憐!目前中視股本為二三.二七億元,總市值只有六十億元,大約只有鳳凰衛視的十分之一,更只有TVB的二十五分之一,等於要二十五家中視,才能換到一家TVB。

在所有的產業之中,媒體行業的價值,並不能完全用業績來看,因為媒體價值在於「影響力」,當影響力愈高時,價值就愈高。

由此就可以了解到,電視媒體是擁有高本益比的產業,只要「影響力」愈大,本益比就愈高。

所以現在來看中視,當年旺旺集團蔡衍明以二○四億元買下中天電視、中視以及《中國時報》,在當時這些公司幾乎是處於連年虧損的局面,為什麼還可以賣到二○四億元?在蔡衍明的眼中,用二○四億元買到「影響力」,是相當值得的!

更何況,中視除了有無形資產之外,更有土地資產,近南港重劃區的重陽路上就有四五七七坪土地,取得成本僅二.五億元,每坪五.四六萬元,但以周遭土地皆大漲之下,市值每坪至少值一百萬元以上,接近五○億元,相對中視目前的總市值約六○億元來看,中視更有被期待的價值,股價的總市值,不會只有六○億元。



謝金河:誰是逆勢英雄

外資在兔年發動對台股的奇襲,讓台股在短短四個交易日暴跌六四六點。理論上,台股短線已不易創新高,而這個中級回檔已成定局。在這種情況下,投資人對台股也轉悲觀,最近一項調查指出,對台股有信心的投資人只剩下三成,我認為這是很好的現象。

台股再大跌機率已低

背後的理由是市場高度共識,也就是說大家一致看好,大家都在等農曆年紅包行情,偏偏外資來個反向操作,大殺權值股,期指布空單,在散戶極度看好的情況下,外資先出手,逆向布空單,加上每天大幅度的賣超動作,終於造成台股多殺多。

外資的突然大獵殺台股動作,讓指數從九二二○.六九下殺到八五七四.六五,並且形成橫盤的箱型區間整理,原則上,這是個好事,就像動物受傷了,最好是蹲下來療傷,量縮是台股短線最要緊的事。

全世界股市都是長紅大漲的格局,在這種情況下,台股欲單獨大跌機率實在很小,這也是外資布了空單後,外資賣超一直持續不斷,但是台股一直力守在八五○○點的主因,也就是說,全球股市若都是一片欣欣向榮的風貌,台股很難單獨下跌。

外資把目標瞄準台、韓股市,基本上這兩個市場都是以科技股為主,台幣貶值回來後,科技股壓力減輕很多,而這個時間,亞洲第一弱勢的日本股市卻從一○一八二大漲到一○八九一,漲幅相當可觀,更讓台韓股市難以單獨下跌。

指數無力 個股有看頭

觀察台股第一個現象是全球股市的連動,只要全球股市沒有出現失控性大跌,台股下檔空間不大;其次是獵殺台股的是禿鷹式對沖基金,基本上已經出場,外資殺盤應近尾聲,這可從台積電來看。去年台積電EPS六.二三元,外資把台積電從七八.三元殺到七○.九元,用去年的P/E來算,台積電本益比只有一一.三八倍,以台積電的國際競爭力,今年EPS若七元,P/E一○倍,已是十分合理的股價,外資大殺台積電只是自己砍自己而已。

其實用國際比價觀念來看,台化可以漲到一一○.五元,台塑可以漲到一○五元,台積電沒有漲到八、九十元,其實是很委屈的。從選股的角度來看,外資在七○元大賣台積電,其實是本土投資人很好的進場機會。

好了,國際股市漲勢如虹,台股的單獨回檔,若這回是全面性的中期回檔,那麼大多數個股都會出現輪番下跌的比價下跌壓力,但是這次回檔完全沒有這個現象,像是上周我們提及的中國收成股,潤泰全、潤泰新,其實從去年八月已經開始回檔半年了,這回指數壓低,潤泰全卻從六○.五元攻上七○.五元,這顯示先回檔的個股已領先止跌。每個產業、每一檔個股、位置都不一樣,因此,大的架構來看,這是一次盤整格局。

創新高比創新低者多

每一段行情在盤整的時候,創新高個股愈多,代表大盤探底壓力減輕,反之,創新低、破底家數愈多,那麼大盤重挫機率高。新春後的台股,看起來創新高比創新低的個股多很多。

觀察盤整中的大盤醞釀新方向往哪裡去,最好的方式是記錄盤整期間,哪些個股?或是哪個產業創新高個股最多?就可看出下一個新方向。這一期先探周刊要幫大家尋找逆勢英雄,從產業來看,這一波回檔,太陽能中游矽晶片與節能LED及與觸控面板陣容最整齊。

雖然太陽能產業仍然像是殺戮戰場,不過綠能在大同風暴中仍寫下一四一元高價,中美晶寫下一三四元新高,其他如尚志、達能都很強勢。其次是觸控族群,安可這回殺出黑馬,創了九四.二元新高,帶動富晶通、熒茂、和鑫、全台、介面的漲勢。

再來是LED由新世紀領軍,寫下九二.九元天價。這次普天效應,讓華興創了三一.七五元高價,連接器的英格爾也續創二三九元高價,威力很猛。LED族群有新世紀領軍,最近泰谷、璨圓都很強勢。

營造股物美價廉

前行政院秘書長薛香川曾經告訴我說,五楊段原本規劃六年完工,如今縮短為三年,全線都看到快馬加鞭在趕工。最近有幾個朋友眼明手快在楊梅獵地,地價顯著上漲。回頭還是可以留意營造股,像德昌、根基及新亞建設。新建一路從五.五五元漲到一六.四元,拉回整理,一三.五元上下是中期不錯的買點。新建前三季EPS已超過一.六元,去年全年約二.三元,以去年EPS來算,P/E還不到六倍,今年公共工程商機更大,可視為物美價廉股。

照目前的熊勢,台股可能是在季線與半年線之間的量縮盤整,外資仍未歸隊,權值仍有壓力,不過台積電壓力已減輕很多,台積電不跌破七○元,台股下殺空間不會大。外資繼續追殺的長榮航、華航其實往下都是買點,這兩年長榮航EPS都在四元以上,股價經過中段整理仍有再攻的機會。

此時,努力作功課,盯緊強勢股及相關連結變化,細心找出下一波會大漲的個股,這才是當前最重要的任務。



江文勝:六檔逆勢股背後隱藏玄機

台股走了八個月多頭漲了二千點後,隨著指數跌破季線也進入整理。此時操作與其猜測指數高低點位置,倒不如仔細搜尋個股;由於族群及個股輪動快速,避免追高殺低,守株待兔方為趨吉避凶之道。另冷門逆勢股背後暗藏玄機,黑馬股或將出現其中,可密切追蹤股價低基期且近期冒出頭的冷門股。

新興股市持續向下修正

新興市場國家中,包括墨西哥、巴西、阿根廷等,一九八○年以來都曾出現超級通膨,對通膨擔憂程度絕對超乎我們想像;且新興國家政治與經濟結構往往緊密且脆弱,失業、通膨失控往往波及政治穩定。

通膨、失業等衝擊民生,演變到最後造成人民對政治不滿。這些國家執政當局當然知道通膨、失業的可怕,為了鞏固權力,這場去年發動打壓通膨的戰爭,短期爭絕不會就此落幕。尤其,新興國家過去二年來漲幅都相當大,政治及經濟變數仍大,外資去年底選擇離開,短中期回來的可能性不大。

這些新興國家股市在上周經歷過短線反彈後,未來持續向下修正的機會相當大,畢竟漲了二~三倍,今年不過跌一○%左右,再向下調整的時間及空間還有得瞧。就連香港股神曹仁超也指出,今年已開發國家的股市表現會比新興國家出色。而外資自新興市場撤資的動作也波及台灣、韓國這種介於新興市場與歐美間的國家股市,台股與韓股近期下跌時間與跌幅幾乎一樣。跌破季線後,台股從七○三二點到九二二○點的多頭走勢也宣告結束,紅盤後連跌四個交易日,重挫逾六○○點,雖然在上周出現跌深反彈走勢,但研判短中期將進入八二○○~八五○○~八八○○點的箱型區間整理。

指數破季線出現反彈,熱門電子股像智慧型手機、觸控面板、太陽能輪動快速,雖然族群很多個股率先突破今年高點,但法人拼績效進出動作加快,個股連續大漲二根、甚至三根長紅後,追價容易套牢;反而以守株待兔方式布局低基期、遭錯殺質優股等,才是最好操作策略。

提前下跌的生技股是二~三月台股多頭的熱門焦點之一,金衛及大學光打前鋒,龍頭東洋今年題材性十足,將是壓軸;除了可望處分二○%旭東海普的投資收益之外,持股二九%智擎也將有授權金收入貢獻,加上本業獲利,今年法人圈傳出東洋可望賺一個股本。前一波生技股大回檔,東洋不但回檔幅度有限,且守住上升趨勢線,離歷史新高一六四元不到一○%。就技術面來看,日、周、月KD皆利多頭,挑戰一六四元機會不小。同集團晟德受惠流感,營收扶搖直上,東洋轉強,晟德也將受帶動,其他跌幅深生技股也會雞犬升天。另台耀化、盛弘 三月一日 轉上市、櫃,熱鬧氣氛有利生技股續強。

冷門逆勢六奇兵

逆勢股背後暗藏玄機,這波殺盤過程中,很多冷門股莫名其妙竄起,包括詩肯、鑫永銓、福裕、錦明、天馳、大學光等六檔逆勢冷門股背後的故事可能都相當精彩。

像旭展被詩肯柚木入主後,去年改名為詩肯,一九九六年詩肯進軍台灣,當年營收創下新台幣約一.一五億元的記錄,之後再從台灣走向國際。董事長林福勤是新加坡人,詩肯不回新加坡掛牌,除了感念詩肯從台灣崛起的那一份特殊情感之外,台股成交量和本益比都比新加坡高,籌資成本更低,亦是關鍵,且ECFA簽署後將帶來更大商機,因此,林褔勤決定找機會讓公司在台灣上市。剛好東元旗下的IC通路子公司-旭展,遭遇金融海嘯危機,有意讓出,因彼此熟識,於是入主旭展,在去年轉型為國內第一家掛牌的品牌家具連鎖門市。

在轉型後,詩肯去年下半年營收一路走高,今年一月營收跳升到一.六七億元,不但年增率高達四三五%,甚至連月增率都達六一%,單季營收亦呈跳躍式成長。從營收的爆發力來看,林福勤把最好的資源留在台灣上櫃的詩肯當中,這次詩肯股價能夠從底部硬頸拉升,背後的強勁成長潛力不容忽視。

另做輸送帶的鑫永銓去年賣土地大賺後,今年高配息機會大增,加上去年籌設高分子材料廠,生產耐熱與導熱新產品,搶攻PCB及鋰電池元件等領域所需材料,預定今年下半年完工量產,反應跨足新科技領域龐大商機,股價逆勢走高,長線發展令人期待!尤其,公司去年EPS約四.五~四.八元,以過去配息率約六成計算,今年現金股利將接近三元,目前殖利率高達八%,具長期投資誘因。

工具機的福裕月營收已連續三個月站上一億元,年增率大升,上游關鍵零組件的上銀、亞德客都是百元以上的強勢股,下游的福裕強勢背後意味今年將有大轉機,目前股價來到十~十六元的大箱型上限區附近,即將進入大轉折,一旦突破十六元,長線來看將有一番大作為。

錦明去年前三季每虧損已達一.六元,年報肯定不樂觀,但股價卻能逆勢從十一.五元漲到十五元之上,英業達集團的加持今年可望讓錦明脫胎換骨;加上每股淨值十八.六元,股價淨值比○.八倍自然就吸引買盤進駐壓寶。

天馳業績未見起色,但農曆年紅盤以來股價表現強勢,去年開始公開買進庫藏股,接著今年初決議私募,年中還要董監改選,股價強勢原因值得探究。

生技股的大學光,搭上觀光、醫美商機,單月營收已連續二個月創歷史新高,虧損二年後基本面出現轉機,觀察過去只要股價突破站穩年線後,緊接而來都會有大行情表現,這次大學光股價逆勢擴量突破站穩年線後,是否能複製過去模式,不妨拭目以待!



暴跌一二%的金融股何去何從

金融股從「虎年我最旺」變成「兔年我最慘」,中間只不過相隔了短短十天,回想這滿溢溫暖冬陽的十天年假,對金融股卻好似暴風雨前的寧靜。
綜觀年前外資以及本土法人研究機構,十個有九個半看好金融股的後市,今年的金融股集實力與夢想於一身,正準備迎接數十年一遇的大行情,沒想到,自 二月八日 開紅盤那一天起,緊接而來的卻是連續好幾天令人瞠目結舌的大跌。

六天跌掉一個半月漲幅

探究背後的原因,外資翻臉如翻書,便是這次行情豬羊變色的最大始作俑者。外資要退出,就像天要下雨、人要生子,擋也擋不住,二月份以來,外資的資金開始大舉撤出新興市場,台股也成為外資的提款機,連續數日大賣特賣,而金融股當然也躲不過,尤其在短線漲幅相對較大之下,更成了近期市場調節的重心,也因此在K線上留下了連續四根長黑棒的驚悚畫面。外資總計二月份以來已賣超金融股五十多萬張,其中元大金更成為外資頭號提款機,短短幾天賣超張數超過十二萬張,股價最大跌幅更高達一五·八%。
儘管市場人心惶惶不安,擔心金融股行情會不會又是夢一場?不過,若是冷靜地再看看當初看好金融股的理由,四大利多包括基本面轉機、中國夢落實、總統大選政策指標以及股價位於長線低檔,其實這些利多因素並沒有改變。

短線有壓 長線仍看好

首先從基本面來看,本國銀行總計去年獲利高達一八三一億元,創下新高,逾放比下降到○·六一%、呆帳覆蓋率上升到一五八%,資產品質創下史上最佳的水準,未來在放款量成長、利差擴大、手續費收入提升等有利因素下,獲利還有成長空間。
再看到中國夢方面,國銀大陸分行已自去年底陸續開幕營業,目前貢獻還沒有看到,不過大陸銀行放款規模是台灣的十倍,利差水準更高出許多,而三月底ECFA金融早收清單即將展開第二階段協商,有機會再放寬人民幣存放比、增設分支行數、申設子行等限制,金融業的大陸夢將一步一步的落實,未來營運成長空間絕不是目前的獲利數字而已!
至於總統大選的政策指標,金融股當然還是無庸置疑,隨著二○一二總統大選的時間點越來越接近,中長線當然沒有看空的理由。再從股價位置來看,儘管去年上漲一波,但金融股依舊位於長線的低檔區,而未來兩岸三地相連結,金融股的股價淨值比將有比價港股及陸股,向上提升到一·五至二·五倍的空間,近期大幅回檔,股價淨值比又再拉低,大多不到一·五倍,投資價值當然也開始浮現。

逆勢奇兵呼之欲出

既然當初看好的理由都在,中長線當然就沒有看空的道理,只不過現階段在外資的資金減碼新興市場的動作尚未停止前,短線的應對仍須謹慎不躁進,但若再下跌,反而是可以尋找中長期買點的好時機。
雖然金融股兔年以來連續重挫,但是哀鴻遍野下,卻有奇兵出現,那就是董監改選題材發燒的台中銀,儘管二月以來股價一度大跌,但十六日、十七日股價卻一度創下新高,即使十七日金融股殺尾盤,但台中銀股價仍力守平盤。儘管中纖集團目前持股比重達二五%,仍是台中銀最大股東,不過,去年十二月以來,卻有特定買盤透過大眾證券買超台中銀股票逾九萬張,市場傳言,幕後的買盤可能是台中銀四大股東之一的南投陳家,預料在四月下旬停止過戶日前,台中銀的董監改選題材仍將持續延燒。
從台中銀逆勢走揚的例子來看,短線最具反彈機會的金融股,還是以具備董監改選或被併購題材,以及外資較少著墨的小型金融股,除了台中銀外,還可留意同樣具董監改選題材的國票金。國票金二大股東美麗華、耐斯集團競爭已白熱化,市場又傳言公股介入,四月下旬停止過戶日前,預料仍有發揮空間。
此外,具有陸資或外資併購題材的京城銀、日盛金,預料都是短線較具反彈潛力的金融股。京城銀在投資銀行教父宋學仁入股後,引來市場對京城銀未來可能被陸資併購的想像空間;而日盛金在體質大改造後,同樣具有陸資入股的題材,加上近期外資仍持續買超,未來發展頗具想像空間。
在大型金融股方面,雖然面臨外資的賣壓,不過,二月以來外資卻持續加碼中信金,中信金在兩岸擁有豐厚政商人脈,與中國招商銀行等擁有良好合作關係,同樣具備陸資入股的想像空間。至於在官股銀行方面,中長線多頭指標的地位依舊不變,未來或許可以期待五二○政策作多帶來的反彈行情。



郭炎土:鋼鐵產業發展關鍵在中國

國際原物料行情欲小不易,鋼市後續將如何發展?本刊專訪中鋼前董事長郭炎土,暢談國際鋼鐵歷史演進,目前困境與解決之道。
中國於一九九六年鋼鐵總產量超過一億公噸,為史上繼美、日後第三個年產億公噸的國家,至二○一○年,中國鋼鐵產量超過達到六.三億公噸,占全球總產量十三億公噸約四八%強,甚至超過第二名至第二○名總和!從歷史軌跡分析,鋼鐵工業發展可望續朝西前進,東協及印度或將成為未來最具發展性的市場。

強強合併擺脫打工仔命運

二○二○年全球總產量可達十七億公噸,主要增加來自於東協與印度,目前約為十七億人口,而平均每人鋼鐵需求僅有五○~七○公斤;不過隨著新興市場經濟迅速成長,預估至二○二○年每人需求量將達到二○○~三五○公斤,且人口數將增至二一億人。而根據目前該地所總產量約八千萬公噸,預估至少欠缺四億公噸,將是成長的主要來源。
鋼鐵上游的礦商與煤商,下游如車廠,產業集中度高,相較之下,目前全球鋼鐵集中度過低,前二○大鋼廠占全球生產量不到一五%,使鋼鐵業在原物料與產品上缺乏定價權,宛若夾心餅乾,尤其是原料方面,對成本影響相當大。
國際鐵礦石來源由澳洲Rio Tinto、BHP及巴西Vale三大礦商掌控近七成,形成寡占現象。寡占市場下的供應商,以「以利潤極大化的產量調節及高價格定價」模式供料,三大鐵礦石供應商由專業經理人經營,必然追求眼前最高獲利。去年供貨合約由年改為季,未來有可能改為每月一次,這是議價能力的喪失,使得這些廠商得寸進尺,這是相當嚴重的問題。鋼廠接訂單不是今天接明天賣,必須有長期的規劃、生產安排,若是原料價格不穩定,將使經營困難,這是需要全球最高經營者聯合解決的問題。

此外,中國鋼鐵產能大量開出,但自產鐵礦受品質及數量限制無法滿足要求,且鋼廠集中度不足,因此雖是礦產最大進口國,卻無主導權,淪落為替礦商打工,主要原因為原料開發速度不夠快,由於全球仍有許多鐵礦尚未完全開發,若能有效開採,有助鐵礦價格合理化。而煉焦煤因蘊藏地點較分散,使前三大供應商BHPB、Teck及Xstrata占據供應量約四五%,價格相較於鐵礦石合理,且近期據研究報告顯示,外蒙古發現近百億噸焦煤,若能真的開發,將有助於焦煤價格合理化。

鋼鐵工業發展之道

面對目前鋼鐵產業所面臨的困境與未來產業發產趨勢,解決方案主要有三。

一、鋼鐵公司產量大型化:

如韓國POSCO以兩個廠區達到三二○○萬公噸產能;另外強強合併與跨國聯盟為主要宗旨,此即提高產業集中度,為的是提升議價能力,增加市場上的發言權。如近期日商新日鐵與住友計畫在明年四月前敲定合併細節,合併後粗鋼產量將僅次於阿賽洛米塔爾;早先如Mittal合併Arcelor成為世界第一個億公噸年產量的鋼鐵公司;中國寶鋼、河北、鞍本、山東等鋼鐵集團,也持續合併重組走向大型化。

二、鋼廠設備大型化:

新鋼廠的普遍規格,內容積大於 五千立方米 高爐,七. 六米 高煉焦爐,面積五○○平方米的燒結廠,熱軋機組年產能六○○萬公噸以上,冷軋機組年產能一○○萬公噸以上。

三、鋼廠設備合理化:

鐵水運輸方式趨向直結法,減少不必要運輸設備,並降低投資與熱損;轉爐煉鋼趨向分段專業吹煉、脫磷、脫碳及脫硫分段精煉,提升品質與製程安定;鑄胚品質穩定,至熱軋熱進爐比率逐漸提高,減少燃料成本;冷軋酸洗退火設備連續化。

經濟重要還是選票重要?

台灣目前包括中鋼在內都沒有規模效應,只能夠看產品優勢,不過中鋼的產品優勢仍算有競爭力,未來若是能好好利用中國鋼鐵成長優勢,與之做適當的策略聯盟,然後把自己的朋友拉進來;譬如說將來與台塑河靜鋼鐵合作,進而形成一股強大的力量,再尋求與亞洲一級鋼廠的跨國聯盟,如中國、韓國與日本等,就是強強合作、跨國聯盟,形成亞洲強大聯合的大型鋼鐵聯盟,這考驗經營者的遠見與人際關係。
中鋼的狀況也類似,基於政策及選票考量,盤價不能漲太多,一定得照顧下游,結果變成國內鋼價是下游在決定,造成產業利益分配不均。如果參與者無法「各盡其能、各享其利」,產業發展怎麼會健全?


(精采完整內文請見《先探週刊 (1609期)》)

《 本帖最後由 2586 於 2011-2-22 07:40 編輯 》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Rank: 9Rank: 9Rank: 9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11-2-22 07:37:47 |只看該作者
有位每天至本論壇每天貼文的tel123山寨版.先探週刊 (1609期)先探週刊1609期
雜誌重點整理

2011.02.20

先探週刊1609期〈誰是逆勢英雄,找盤整中的強勢股─謝金河〉。

過去半年之間,費城半導體指數已經大漲5成,台灣的半導體卻表現有限,最近連香港表現最脆弱的中芯半導體都大漲63%,可看出台股相對保守。潤泰全從60.5元攻上70.5元,顯示先回檔的個股已領先止跌。雲端運算的零壹〈3029〉、資通〈2471〉已經修正1年,下檔抵抗力也增強。最近外資大殺金融股,台中銀卻寫下14.45元新高。從產業來看,這一波回檔,太陽能中游矽晶片與節能LED及觸控面板陣容最整齊,像綠能、中美晶均寫下新高,尚志〈3579〉、達能〈3686〉都很強勢。安可〈3615〉創新高,帶動富晶通〈3623〉、熒茂〈4729〉、和鑫〈3049〉、全台〈3038〉、介面〈3584〉的漲勢。新世紀〈3383〉創天價,華興〈6164〉、英格爾〈8287〉均創新高,帶動泰谷〈3339〉、璨圓〈3061〉都很強勢。其他創新高的的零星個股,如軟體的系微〈6231〉,藍寶石基板的越峰〈8121〉,無線通訊的啟碁〈6285〉,網路設備的的中磊〈5388〉,與面板有關的台龍〈6246〉,航太的榮剛〈5009〉,螺絲帽的世鎧〈2063〉,PCB的慶生〈6210〉、嘉聯益〈6153〉。台中銀大漲後,對持有台中銀15%的中纖〈1718〉與7%的磐亞〈4707〉有實質的幫助。碩禾、國碩大漲後,磐亞的切削油是大題材,加上中纖的獲利挹注,磐亞今年是大黑馬。最近借殼股活躍,總太建設入主的駿億〈3056〉、仲介業介入的德士通〈6264〉都大漲,新加坡集團介入的詩肯〈6195〉已成為家具零售股,也值得注意。營造股物美價廉,像德昌〈5511〉、根基〈2546〉及新建〈2516:去年EPS約2.3元,本益比不到6倍〉。瞤潤泰全大漲代表中國收成股整理近尾聲,南僑〈1702〉、佳格〈1227〉、藍天〈2362〉、聯強〈2347〉、寶島科〈5312〉都可注意。長榮航〈2618〉、華航〈2610〉往下都是買點。


中國在十一五計劃期間完成鋪設鐵軌達1.6萬公里,總營運里程達9萬公里,躍居全球第2鐵道大國,在高速鐵路的里程已成為全球第一。在此當中,中國極力培植的高鐵產業已開始具備向國外輸出的能力。如英國宣佈500億美元高鐵建案,已捨棄德、法及日本的技術,進而採用中國技術。歐巴馬總統也宣佈25年內能讓80%的人民都能搭高鐵,預估6年內投資530億美元,打造第一條高鐵,市場預估中國高鐵類股得標機會濃。生產高鐵螺絲、螺帽的台商晉億,近半年股價已飆漲3倍以上〈筆者:供應台灣高鐵螺絲、螺帽的是春雨,1年前也積極拓展中國市場,惟成效如何不得而知〉。上銀〈2049〉供應中國高鐵滑軌,但目前僅佔3%營收。博大〈8109〉則供應電源轉換器,過去與歐洲鐵路運輸系統廠合作,佔營收6成,去年新增中國,佔4%營收,預估今年成長至10%,加上市站率提升及其他新增客戶需求,今年EPS將達5元,本益比約10倍。

鑫永銓〈2114〉生產輸送帶,去年售地,EPS4.5~4.8元,以過去配息率6成計算,現金股利約3元,股息殖利率高達8%。加上去年籌設高分子材料廠,生產耐熱與導熱新產品,搶攻PCB及鋰電池元件等領域所需材料,預定下半年量產,反應龐大商機,股價逆勢走高,長線發展令人期待。
tel 123 他只會貼人文章不知文章來源和意義....

Rank: 9Rank: 9Rank: 9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狀態︰ 離線
3
發表於 2011-3-12 09:16:21 |只看該作者
有位每天至本論壇每天貼文的tel123只躲了一個星期
3月開始又每天到本論壇貼文真的賊性不改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6-6 19:05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