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911|回覆: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風俗民情] 收契子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榮譽會員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0-7-10 20:52:04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一、前言

漢人的文化非常強調傳宗接代的重要性。孟子就清楚指出:「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話雖如此,但是養育幼兒,談何容易。嬰兒從出生開始,就可能食慾不振,不斷哭啼,發育不良等等一大堆隨之而來的病症[。

在台灣,初生兒是備受矚目的,因此她(他)的一動一靜也深受長輩的重視;如果他(她)不斷哭啼又體弱多病的話,長輩馬上就會建議找一位「先生」看看。在這個脈絡下,「先生」指涉兩種人;一種人是醫生,一種人是提供宗教服務的人,比如說道士、收驚婆等,而小孩的父母通常兩種人都會去找。如果找的是第二種人,她(他)們通常會幫小孩做一些收驚、祈福的儀式。但是如果還不能解決的話,只好去找算命仙仔算一算小孩的「八字」是否與父母或親友相沖。所謂「八字」就是每一個人出生之出生年月日時四個定點,與天干地支相對照後的記號。李亦園認為「八字」決定了人一生的歷程,這就是「命」。「命」是生來就決定了的,所以「命定如此」是不能改變的。



二、給人作契子

從以上的論述,我們可能會產生一個印象就是好像我們是個「宿命」的民族,好像我們相信「八字」這個天生就決定好的命運,而任由命運擺佈我們的一生!我們知道在漢人的信仰體系裡,很早就存有「宿命」的思想,人以請求神明收契子的習俗來向他們與生俱來、不能改變的「命定」的命運做挑戰。

如果當算命先生確定小孩的「八字」與父母或親友相沖的話,他就會建議其父母替小孩取個偏名或改個名字。如果再不行,他就會建議把小孩給人或神明作契子,要不然這小孩就會體弱多病(民間所謂的「根基弱」),需要常去看醫生,而且嚴重的話可能就會「夭壽(夭折)」。

「作契子」的方法可以簡單分為兩類;第一類是請一位適當的人選把小孩收養成契子,第二類是求神明收小孩作契子。一般而言,給人或給神明作契子都可以。有的地方的傳統給人作契子比較多,有的地方的傳統給神明作契子比較多;有的地方將一個小孩給好幾個人作契子,有的地方將一個小孩給好幾個神明作契子;有的地方將小孩給人作契子後,又給神明作契子;然而,如果這位契父母是人而非神明的話,這個人或這對契父母必須是被鄉里認為是品德良好,並且教子有方的好命人才行。這樣的人平常在鄉里就是受人敬重的人物,很多公共事務都有他(她)們的參與;男的,會被邀請參與比如公廟的卜杯、水利的協調等工作;女的,則是在婚禮時擔任牽新娘出門的角色或媒人婆。

當小孩的契父母擇定後,就會帶著小孩和一些禮物到契父母家拜見;通常契父母也會當場給小孩一個紅包當見面禮。拜見完後,生父母要從契父母家帶少許的米和水回家煮給小孩吃;就這樣連續到契父母家拿三次水和米煮給小孩吃後,這個儀式便告完成,拜契的關係也從此建立。這就是所謂的「摜水米」。臺灣人通常也將這種為了宗教的理由而建立的關係稱為「摜水米」。

每年契父母生日時,生父母要帶著小孩和禮物來祝壽;而小孩生日時,契父母也會送些禮物來,祝這小孩身體健康,快快長大。在契父母去世時,通常會在訃文上把「摜水米」的小孩列入,但是這並不意味說這個小孩有繼承契父母遺產的權利和祭祀契父母的義務。因為「摜水米」畢竟只是為了改善「根基弱」的小孩的命運,而並沒有血緣或養育的關係



三、自然神與收契子


世界上有許多民族,擁有崇拜自然神明的信仰。溯自上古時期,人類就相信萬物是自然賜與的,而自然的種種變化,即是人類禍福的源頭;由此,產生信仰,企求獲得自然超越能力的佑護,進一步與自然融合或克服自然。自然神的種類繁多,從日月星辰等天神到山川土地等地祇都可能是崇拜的對象,或甚至是「根基弱」幼兒的契父母。然而擁有最多契兒、契女的神明就是石頭公(母)和大樹公(媽)等自然神了。

通常民間如果講到「摜水米」時,其契父母多是指一般人而言,而部份是指神明,至少在北部是如此。而給神明作契子,多半是採用「摜貫」的儀式。

三之一 石頭公(母)收契子

民間相傳,拜石頭公,可使子女身體健康,可保孩童頭殼堅硬,許多人家將子女給石頭公(母)做契子,拜他為義父(母)求其保護,用紅繩串一個銅錢帶在身上,可驅魔避邪,每年去祭拜一次,並換新紅繩。長到十幾歲,還需還願祭拜,感謝石頭公(母)保佑長大成人。 石頭公(母)除保護小孩健康,頭骨堅硬,也祈求山地人出草,尚可助賭徒贏錢,助盜賊作案成功。    




三之二 大樹公(媽)收契子

 
除了石頭公之外,自然神大樹公(媽)也是一位受歡迎的契父母。

大樹公的崇拜,在臺灣甚為普遍,人們相信,古老巨大的樹木或奇形靈異的樹木都具有超自然的力量,或附有超自然的力量,因此,加以崇拜,希望這種超自然力予以庇佑。

這種對大樹的崇拜,相傳在太古時代有巢氏構木為巢時就有了;人們為了居家平安,自然要對所居的樹木特別加以敬畏。此外,從古至今不斷流傳著大樹公的傳說。

人們崇拜大樹的生命力與生殖力之外,在祭儀行為中,往往攙雜著交感巫術的活動。民間相信體弱多病的小孩給大樹作契子女,可以身強體壯。因為榕樹的氣根又長成樹,表示根基旺,希望藉著「父子」或「母子」的關係,以及「有其父必有其子」的心理而使得孩子也根基旺,因而達到身體健康。同時大樹壽命長,象徵無限的生命力,這種生命力正是人們所追求的,所期望的,達到長生不老的境界。

因為大樹公崇拜大多沒有建廟,而且廟宇甚小,外觀極似土地公廟,其餘均無廟宇,通常只在大樹下擺置香爐或就地插香即可膜拜;所以除非是有心人,要不然很難發現。



四、七娘媽與收契子


如果這位「先生」指點說這位「根基弱」的小孩應該要給神明作契子 ,父母就會帶小孩到廟裡祈求神明收養。在臺灣有許多神明都適合作契父母,比如說媽祖、觀音等女神因其母性,關聖帝君因其忠義...等等,都是熱門的契父母;在此,遂以「七娘媽」為神明收契子之例來說明。

在農曆七月七日,也就是七娘媽生日的這一天晚上,女子在月下擺上香案,供上鮮花、水果、白粉、胭脂,及準備針線等,焚香禱告,向天乞求賜給像織女那樣的手,所以叫作「乞巧會」。她們對著月亮穿針引線,如果能夠順利把線穿好,以後做衣服的手就特別巧;祭拜完後,把胭脂、白粉,一半灑向會天邊(屋頂),一半留著自己用;據說,這樣可以使自己變得更美。

民間同時也相信七娘媽是兒童的保護神,沒子女的,祂能授子女;有子女的,祂能照魔、並且醫治子女的病。因此凡是有未滿十六歲子女的家庭,為了讓子女有良好的發育,都要給七娘媽「摜貫」。摜貫是七娘媽生祭典中重要的儀式。十六歲以下的兒童,祈求七娘媽保佑庇護,用紅線串過古錢、銀牌或鎖牌作成貫,套在兒童的頸上,帶個幾天,以免被邪鬼奪去小命。摜七娘媽貫的人必須許願,如「子女如果能順利長大,等到子女滿十六歲成年時,我一定以豬羊等為供品祭拜,或演戲娛神,或捐款給慈善事業」。以後每年在七月七日這天時也要帶著祭品和這副貫祭拜七娘媽,並且把貫上的舊羿絲線取下來,換上一條新的紅絲線,再把貫戴上幾天,這個習俗叫做「換貫」。等到子女滿十六歲成年時,就要在七月七日這天黃昏還願,奉上粽類、麵線等祭品,行三跪九拜之禮,叩謝神恩;有些地方的習俗則是在子女滿十六歲,祭拜七娘媽時,同時準備一個「七娘媽亭」(色紙製,二尺多高亭座,為七娘媽的神居)和粽類、麵線等祭品一起祭拜。拜完後,把七娘媽亭連著金紙一併焚燒。這個儀式稱為「出婆姐間」。表示孩子已經長大了,不能隨便再出入住有七娘媽的女人家房間。如此,舉行「退貫禮」,小孩終算成人,而獨立於七娘媽的保護。


五、結論

養育子女是一件大事,所有的悉心照料無不希望他(她)能順順利利、平平安安的長大;然而,對於那些八字與父母或親友對沖而「根基弱」的小孩而言,想要順利的成長似乎是一件難事,也讓他(她)們的父母親倍感辛勞。雖然我們從許許多多的日常的俗語中看出臺灣人的確有「命運天定」的觀念,但是如果萬一因為出生時辰而定的八字說這小孩一定養不大或是怎麼樣的話,卻是無法讓人接受而任由其擺佈的。藉由「摜水米」或「摜貫」等儀式;運用「給人或神明作契子」的方法來改善「根基弱」小孩的命運,都可以顯示民間信仰雖然有「命運天定」的宿命觀念,但是也有向其挑戰、不任由宿命擺佈的非宿命宗教觀。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玄天悟道居太和
上帝功成鎮武當

權天使(三級)

豬哥公會總會長

Rank: 6Rank: 6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10-7-11 09:10:33 |只看該作者
原來是這樣喔~那我是給神明做契子的~我是做地藏王菩薩的契子^^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6-15 23:14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