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8-4-13
- 最後登錄
- 2025-1-24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5385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9516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在中國早期的半神文化中,被人們尊稱為“蠶神”的嫘祖,是傳說中創造紡織法的女神。而另一位被稱為“棉神” 的黃道婆,卻是宋末元初的真實人物。
可惜人們不太重視這位平民婦女的事跡,所以在史料中並沒有給她立傳。
黃道婆約生於南宋理宗淳佑五年(西元 1245年),卒年不詳。故鄉松江(今上海市郊外)一帶至今還流行的一首民謠:“黃婆,黃婆,教我紡紗,教我織布,兩手織二疋。
”松江棉紡織業主要為農家兼營,從事紡織的主要是婦女,也有一些城鄉居民以棉紡織為主要謀生方式。松江的紡織工人都將她奉嗣為紡織神。
黃道婆,出生在松江烏泥涇鎮上的農民家庭,十二、三歲時,被送給人當童養媳,由於不堪忍受丈夫及公婆的凌虐,就逃到道教寺院出家,由於她姓黃,人們就稱她為“黃道姑”,又稱“黃婆”。
後來黃道婆為了更加遠離這種環境,就逃到海南島南端的崖州黎族地區。
當時的海南島是中國的主要植棉地區之一,海南島黎族地區“婦人不事蠶桑,惟織吉貝(棉花)花被、縵布、黎幕”。
在黎族生活期間,學會了黎族的紡織技術,以及紡織工具。
約在元成宗元貞年間(西元1295~1296年),黃道婆帶著捱崖織機和椎弓等紡織工具,和精湛的技術,搭船回到了闊別三十多年的故鄉。
推動了松江地區棉紡織業的發展。松江一帶興起了改革紡織機具的風氣。黃道婆與鄉親們經數年的努力,終於將黎族先進的紡織技術和傳統的蠶絲紡織經驗完美的結合起來,
同時創制了一套完整的軋棉、彈棉、紡線、織棉的棉紡工序。這套工序在我國流傳了四五百年。
*軋棉
松江地區一向是以人工方法來取棉籽,改為採用黎族以鐵棒取籽的方式,進而改進到用軋棉車來取棉籽,取代人工方式。兩者的效率相差頗大。
*彈棉
松江原有的彈棉花弓,是一條一尺多長的絲弦小弓弦,彈花時,必須一手握弓,一手撥弦,以手拉彈顯得費力,如此彈出來的棉花也不夠柔軟。
而崖州黎族人所使用的彈棉花弓,椎弓有四尺多長,以竹彎弓,絲繩作弦,彈力較強。
使用時不直接以手彈撥,而是以”彈椎擊弦”的方式。彈椎是用堅硬的檀木做成的,使用時先用小端敲擊弓弦數次,
先使棉花鬆軟,然後再用彈椎的大端使力一擊,讓棉絮因體輕飛散到較遠處落下,而棉花中所含的雜質,因較棉略重只能落到近處,如此的操作方式恰好起到“開棉”和“除雜”的作用。
*紡線
自漢代以來一直延用的手搖式一錘古紡車,經黃道婆改良為使用踏板式的三錘紡車,
這種軋棉機具踏車的中心裝置有一根鐵軸,鐵軸與另一個直徑較大的木軸相配合,由於兩軸直徑不相等,轉動的速度也不同,
把籽棉放入兩軸之間,當棉籽被擠壓出來後會落在踏車的後面,脫籽的棉纖維就被滾軸攜帶到前面。
如此一來不但輕鬆省力,效率大大提高,產量相對也就增多了。這種紡車,使工效提高了三倍,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紡紗工具。
*織棉
“織”就是把棉紗織成布匹。織前要按照布幅的寬窄,顏色的搭配,先整理分成絡和調整經線,然後才搬上織布機具。
過去主要靠手工整理經線,黃道婆改進了整理經線的工具,使得織棉的工作得以變成連續不斷的生產過程。
黃道婆改良傳統的單純織布法,她根據棉紗的特點和織寬幅布的要求,對傳統的蠶絲織機也作了重大改進。
她用“錯紗配色”、“綜線挈花”等先進紡織工藝,在寬幅布匹上織出了羣眾喜聞樂見的吉祥圖案或裝飾花紋,色彩豔麗,美如繪畫,效果達到了“粲然若寫” 的境地。
手腦靈巧的烏泥涇鎮婦女,都學會這種新的織布法,她們所織的布,世人稱之為 “烏泥涇織” 行銷全國各地。
甚至遠銷日本和朝鮮,有“衣被天下”之稱。世人譽之為“松江美布”。還有一種名為“斜紋布”的高級棉布,這種布採用“經直緯錯”的織法,非常具有立體感,史書記載此布“望之如絨”。
黃道婆去逝後,烏泥涇鎮人建造“先棉祠”來祭祀她,以表示感念她的恩澤。
文章來源:大紀元文化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