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2-12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9702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5612
- 相冊
- 1
- 日誌
- 8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1.gif)
狀態︰
離線
|
一
大道之傳。始於太上老子。而盛於呂祖。溯其源。少陽帝君。得老子之傳也。兩傳而得呂祖。
云。少陽帝君王伭甫。傳正陽帝君。正陽帝君鍾離雲房。傳孚佑帝君。
孚佑帝君呂純陽。傳海蟾帝君。
海蟾帝君劉成宗。傳紫陽真人。
紫陽真人張伯端。傳石杏林真人。
石杏林真人。傳薛紫賢真人。
薛紫賢真人。傳陳泥丸真人。
陳泥丸真人。傳白紫清真人。
白紫清真人。傳彭鶴林真人。
二
孚佑帝君又傳重陽帝君。
重陽帝君王德威。傳馬丹陽真人。
馬丹陽真人。傳宋披雲真人。
宋披雲真人。傳李太虛真人。
李太虛真人。傳張紫瓊真人。
張紫瓊真人。傳趙緣督真人。
趙緣督真人。傳陳上陽真人。
三
按
少陽帝君。正陽帝君。孚佑帝君。海蟾帝君。重陽帝君。為五祖。
四
王重陽又傳邱長春。劉長生。譚長真。郝廣寧。王玉陽。孫清靜仙姑。合之馬丹陽。
為北七真。
張紫陽又傳劉永年。合之石杏林。薛紫賢。陳泥丸。白紫清。彭鶴林。
為南七真。
南北兩宗。皆呂祖法嗣也。猗與盛哉。
五
少陽帝君。姓王。不知其世代名號。或云名玄甫。即東華帝君也。隱崑崙山。著黃庭經。
正陽帝君。姓鍾離。名權。字雲房。京兆咸陽人。
仕漢為將軍。隱晉州羊角山。有破迷正道歌。
孚佑帝君。姓呂。名嵓字洞賓。河南蒲阪縣人。
海蟾帝君。姓劉。名操。燕山人。仕遼為宰相。遁跡於終南太華之間。有還丹破迷歌。
張紫陽。名用成。字平叔。天台人。著悟真篇。
石杏林。名泰。字得之。常州人。著還元篇。
薛紫賢。名道光。字道源。雞足人。著悟真直指。
陳泥丸。名楠。字南木。號翠虛。博羅人。有翠虛妙悟全集。
白紫清。本姓葛。名長庚。瓊州人。隱武夷山。所著有上清武夷二集。
彭鶴林。名耜。字季益。三山人。隱居鶴林。有道閫元樞歌。
劉永年。號順理。又名廣益。即白龍洞道人也。紫陽化去七年。劉仍晤於王屋山。在虎邱成
道。劉傳於翁象川。名葆光。註悟真篇。坊本誤為薛道光註。
重陽帝君。姓王。名 字知名。咸陽人。有全真前後集。韜光集。雲中集。分蔾十化說。
馬丹陽。名鈺。字玄寶。金寧海州人。
有金玉。漸悟。行化。成道。圓成。精微六集。及語錄一集。
宋披雲。名有道。字德芳。號黃房公。沔陽人。
李太虛。名珏。字雙玉。崇慶州人。入青城山。
張紫瓊。名模。字君範。饒州人。
趙緣督。名友欽。繞郡人。為趙宗子。作仙佛同源文。金丹難問等書。
陳上陽。名致虛。字觀吾。元至順間人。有悟真篇註。
邱長春。名處機。字通密。金登州人。有磻溪鳴道集。西遊記。
劉長生。名處玄。字通妙。金東萊人。
有仙樂。太虛。盤陽。同塵。安閒。修真文集六卷。及道德註。陰符演。黃庭述。
譚長真。名處端。字通正。金寧海人。有水雲集。
郝廣寧。名大通。字太古。號恬然子。金寧海人。有太古集。示教直言。
王玉陽。名處一。寧海東牟人。有雲光集。
孫清靜仙姑。名不二。號清靜散人。寧海人。馬丹陽之婦也。
仙派源流 終
《 本帖最後由 絕對官僚 於 2010-12-26 12:40 編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