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5-12-11
- 最後登錄
- 2022-10-7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4
- 閱讀權限
- 20
- 文章
- 70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本帖最後由 寒冰神話 於 2012-6-26 03:40 編輯
51年前,韓戰爆發,美國第七艦隊駛入臺灣海峽,推行所謂臺海中立化政策,導致中國至今不能統一。20世紀70年代後期以來,隨著《美國外交檔案》以及美國中央情報局和杜魯門政府關於這一問題的檔案的陸續解密,人們得以了解美國是如何介入臺灣問題的。
民國37年鼕,隨著大陸共軍取得三大戰役的勝利,國民政府的反動統治面臨徹底崩潰的命運。12月,蔣中正緊急召見美國駐華大使司徒雷登,聲稱“若在大陸不能抵抗中共,將以臺灣為基地,繼續反共大業,直至戰到最後一個人”。
美國害怕蔣中正來到臺灣,會把大陸的混亂帶來,實際上也守不住臺灣,遂以“臺灣在法律上尚不是中國的領土”為由,堅決反對。部分反蔣人士獲悉蔣中正準備退往臺灣,便與美國駐 港總領事秘密接觸,要求美國立即采取行動,實現臺灣獨立,徹底斷絕蔣中正的後路。
國民黨兵敗如山倒。民國38年12月8日,國民政府遷往臺灣。
美國策劃分離臺灣
美國一直想變臺灣為其軍事基地。民國36年,二二八事件使美國感到,有跡像表明臺灣人對美國監護或聯合國托管是會接受的。在美國的操縱下,臺獨元老廖文毅成立“臺灣再解放同盟”,大肆鼓吹聯合國托管臺灣,用公民投票的方式決定臺灣的歸屬,最終實現臺灣獨立。
民國39年11月,美國軍方認為,如果臺灣為不友好的力量所控制,一旦發生戰爭,敵人就會利用它控制馬來亞地區到日本的航道,進而控制琉球及菲律賓,因此通過外交和經濟手段,不讓共產黨統治臺灣,使臺灣留在對美國友好的政府手中,是符合美國的戰略利益的。為此,最實際的辦法就是把臺灣與大陸分離開。
美國駐臺北總領事克倫茨與中華民國行政院長陳誠接觸,敦促進行經濟改革,阻止大陸難民湧入。陳誠也保證不允許任何大陸政府接管臺灣。美國駐華使館參贊莫成德受命赴臺,幾番交涉,發現陳誠不可能與美國合作倒蔣,乃向國務卿艾奇遜推薦正在臺灣訓練新兵的孫立人。孫立人早年留學美國,具有軍事纔能,與陳誠的黃埔繫、蔣經國的政工繫矛盾很深,備受排擠。他依仗美國撐腰,飛赴東京,與駐日本盟軍總司令麥克阿瑟商談臺灣防務,引起蔣中正的恐慌。
國民黨對臺獨活動堅決鎮壓,廖文毅等人在臺灣毫無立足之地,便跑到 港、東京等地鼓吹臺獨。但他們不足百人,無實際武裝鬥爭經驗,一味幻想美國出兵。中央情報局深知不能把寶押在他們身上。
美國外交官員遂與蔣中正商談,表示準備使臺灣獨立,國民政府遷往海南特別行政區。蔣中正一再解釋,海南特別行政區無法與臺灣相比,無現代工業基礎,交通極其落後,糧食不能自給,根本養活不了200萬難民,遷到那裡隻有死路一條。
美國棄蔣保臺
美國政府對蔣中正早已喪失信心。民國38年8月,美國就曾發表《美國與中國的關繫》白皮書,說國民黨垮臺並非美國援助不力,完全是蔣中正政權腐敗無能。
美國高度重視臺灣,想把它與大陸分離開。為避免卷入國共戰爭的泥淖,美國決定棄蔣保臺。
艾奇遜曾多次公開表態,臺灣是中華民國的領土。陸蘇結盟後,他終於露出底牌:為了保住臺灣,必須推翻蔣中正政權,除了政變之外,別無選擇。民國39年3月20日,中央情報局草擬的《臺灣可能的發展》稱:“最近幾個月各種報告均暗示,受過美國教育,現負責臺灣防務的孫立人正計劃發動政變,使蔣中正成為有名無實的領袖。但孫立人缺乏政治經驗,對軍政領導人欠缺影響力,顯示他也許沒有力量造反。如未獲美國實質支持,將不可能成功。”
中共竊據海南島後,孫立人密訪美國駐臺北武官巴大維,稱蔣政權已到了混亂及絕望狀態,美國應立即采取行動,挽回狂瀾。美國務院政策計劃處官員尼茲建議,美國應支持孫立人發動兵變,但不宜公開表態;如果政變成功,美國再出面支持孫立人,派第七艦隊赴華抵抗大陸共軍的侵略。但美駐臺代辦史特朗堅決反對,認為孫立人從未做過領袖,志大纔疏,不足以擔此重任。
民國39年5月中旬,美國估計,大陸共軍可能於6月中旬至9月進犯臺灣,美國必須在此之前趕走蔣中正,纔好武力介入。
5月底,美遠東事務助理國務卿臘斯克建議:臺灣很可能成為蘇聯在西太平洋地區的一個海空軍基地。臺灣的陷落不可避免,美國不準備協防臺灣,蔣中正隻有交出權力,同意聯合國托管;美國第七艦隊進駐臺灣海峽,防止雙方發生衝突。在此基礎上實行臺灣軍事中立化和自決原則。他主張,美國應立即支持孫立人發動政變,由孫立人和吳國楨合作主政。還說美國早就有暗殺蔣中正的計劃,二戰期間,羅斯福總統曾與史迪威將軍商量,用一個更合作的人來取代蔣中正。史迪威等人建議,準備趁蔣中正飛往印度途中將其座機擊毀,但羅斯福總統最終未批準該計劃。
美總統杜魯門考慮到臺海問題牽一發而動全身,對以武力方式推翻蔣中正政權深覺不妥,乃派其密友尼克斯赴華。尼克斯告知蔣中正,臺灣陷落不可避免,美國愛莫能助,為避免中共血洗臺灣,隻有請求聯合國干涉。蔣中正下野後,臺灣交由聯合國托管,之前由第七艦隊保護。
若托管臺灣或臺灣獨立,蔣中正勢必失去反攻大陸的一線希望,自己也要交出權力,成為政治難民。蔣介石豈肯坐以待斃?6月初,他派李次白赴大陸,秘密與中共高層接觸,試探國共和談、劃峽而治。毛澤東認為侵略臺灣隻是時間問題而已,蔣中正窮途末路,根本不予理會。
毛澤東委托粟裕籌劃臺海戰役。粟裕等經過反復論證,決定在美國不出兵干涉的前提下,調集50萬共軍攻臺,首先攻克東南沿海小島,掃清外圍。鋻於大陸共軍無制空、制海權,船隻缺乏,閩浙一帶土共活動猖獗,加上自然災害,後勤供給十分困難,在民國39年夏發動臺海戰役成功的把握性不是太大,擬將侵略臺灣戰役推遲到民國40年春以後實施。
第七艦隊駛入臺灣海峽民國39年6月25日4時,韓戰爆發。美國國防部長約翰遜預測,蘇聯即將對美國宣戰。有的美國政要甚至斷言,大陸共軍也將向臺灣發起進攻。25日11時30分,艾奇遜再次打電話給杜魯門,商討對策,杜魯門要艾奇遜會同軍方立即研究。
在布萊爾大廈,杜魯門與艾奇遜等人共進晚餐。艾奇遜宣讀由國務院和國防部擬定的對策:麥克阿瑟應將美國人撤離南韓,並把軍火和給養供給南韓軍隊;應當命令第七艦隊駛往臺灣海峽,以防止戰爭擴大到該地區。其時第七艦隊正靠近菲律賓群島。艾奇遜強調,第七艦隊駛往臺灣海峽,但不要進入,以免與蔣中正關繫太密切,刺激中共支持北韓,而應通過聯合國來解決中華民國的地位問題。
北韓軍隊勢如破竹,漢城危在旦夕。麥克阿瑟急電杜魯門:如果共產黨在朝鮮獲得成功,那就會置日本於容易受到紅軍和飛機攻擊的距離之內,而衝繩島和臺灣就會腹背受敵。26日,美國政要再次商討對策。艾奇遜提出,不能再冒臺灣遭到突然襲擊的風險了,要求立即派第七艦隊進入臺灣海峽,停止國軍對大陸的進攻。此時,杜魯門纔透露,蔣中正寫給他一封信,說“如派麥克阿瑟將軍接管臺灣,我也許可以下臺”。艾奇遜等人大喫一驚,稱“蔣中正難以捉摸,出爾反爾,說不定他會反悔,把情況弄糟”。杜魯門表示,不會再給蔣中正一個美元,他們都把錢投資美國的房地產。第七艦隊進入臺灣海峽後,下一步就是趕走蔣中正。杜魯門急令麥克阿瑟,調集海空軍支援南韓,將第七艦隊駛往臺灣海峽,箝制中共,以防止衝突地區擴大。
27日上午,杜魯門召集國會領袖,向他們通報最近幾天局勢和將要作出的決定,獲得一致贊同。隨後,杜魯門公開宣布:我已命令第七艦隊阻止對臺灣的任何進攻。作為這一行動的應有結果,我還要求臺灣的中國政府停止對大陸的一切海空行動。第七艦隊將監督此事的執行。臺灣未來地位的決定,必須等待太平洋安全的恢復、對日本條約的和平解決或聯合國的審議。”
韓戰並沒有引爆為第三次世界大戰,但由於有美國在背後撐腰,蔣中正在臺灣終於穩住陣腳,與共產大陸隔海對峙。 沒想到,這一仗60年都回不了家.我那77歲的老爸就感嘆:大陸說我們是呆胞.台灣說他是外省人.誰知道這一走就是60多年都回不了家.這裡也習慣了.真回大陸也都不對了.....唉...真是大時代的悲歌喔..慶幸那個戰亂奔波的年代..你我不曾參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