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2-1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9695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5579
- 相冊
- 1
- 日誌
- 8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1.gif)
狀態︰
離線
|
鄒族貝神祭樂舞表演
相對於阿里山北鄒族群,南鄒是指居住在高雄縣桃源鄉沙阿魯阿hla'alua及三民鄉的卡那卡那富kanakanavu。長久以來對於研究者與「鄒」族人而言,「鄒」族的族群分類與定位卻是一個難題。平時這三群則以各自母語發音之Kanakanavu、Lha'alua、Cou作為自己最熟悉的族群稱謂,以及自我族群意識的認同對象。
沙阿魯阿族群其語言、服飾、祭典都與阿里山的鄒族有一定的差別,原來有四個部落:排剪(paiciana)、雁爾(hlihlala)、美壟(vlangan)及塔臘袷(taliciia)四社。沙阿魯阿族群目前主要分布在排剪、雁爾、美壟三社,以排剪社為主要分佈地,尤其以高雄縣桃源鄉的高中村為集中地,人口兩百餘人。高中部落所在位置位於高雄縣桃源鄉高中村,是高雄縣桃源鄉僅次於鄉治的第二大村。本村最大的族群是布農族郡社群,他們大多數是民國十五年左右,在日警命令下,從深山的寶山、二集團等部落遷下高中村,而與原住的沙阿魯阿人混居。至於高中部落最早的原住民南鄒族沙阿魯阿亞族,目前只剩三十九戶、約二百餘人(邵碩芳,2008)。
文出:臺北市政府原住民事務委員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