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4-11-22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8783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4406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克里須那 Shri Krishna
克里須那-印度創造瑜伽無上法門的大聖者, 梵文意譯是「黑天」,印度主神之一。
克里須那誕生日(Krishna Janama Asitami)每年7月、8月之間,印度各地都會舉行祂的生日慶典。克里須那誕生於馬圖拉的牢房裡面,是印度教中最受喜愛的神祇之一。
【克里須那降世的背境】 :
當邪惡力量在地上橫行時,上天便會以不同形像出現,把它們消滅。克里須那的出生便是這樣的一回事。
在克里須那出生之前,大地被邪魔統治。美德與正義的價值衰落;魔道昌盛,殘暴不仁。最後大地之母無法再容忍下去。她以牛的形相來到宇宙的創造主婆羅摩(Lord Brahma)跟前,央求婆羅摩帶她進見毗濕奴(Lord Vishnu)。婆羅摩坐下深深入定,不多久毗濕奴現身,並說:『放心吧,大地之母。我已一清二楚。不久克里須那(Krishna)便會在婆蘇婆提(Vasudeva)之家降世。』
大黑天-克里須那年青時,頗受擠牛奶女工歡迎,是一個逗趣開玩笑的牧童,亦曾是揭示《梵歌》(Gita,編按,即薄伽梵歌 ) 哲學的至高智者。
他有神奇法力,但常以人性化的手法利用這些上天的力量幫助群眾。他甘於保持孩童的形相,這種人性化元素正是他廣受天下人愛戴的秘訣。他既超凡神聖又平凡人世。
克里須那8歲時制服雅穆納河中為害百姓的巨蛇卡利亞( Kaliya ) ,大顯神威後卻一臉天真無邪,毫不在意。
向阿遮那宣講梵歌 ( Gita ) 訊息的天神克里須那,在印度全國滿佈數千座廟宇中受到膜拜。由愛嬉戲的可愛小孩,到勇敢強悍的戰士,克里須那的多變品格令印度國內外無數人著迷神往。他的肖像也成了無數藝術品的素材。有時祂被描繪成偷吃牛油的孩童,有時吹著竹笛與牧女們起舞,有時卻是駕著戰車為 阿遮那(Arjan)在俱盧之野(Kurukshetra) 的大戰場中, 運籌帷幄的謀士。
他德高望重,被阿遮那力邀充當世紀大戰的車掌。他在兩個王室親族互相大撕殺之前,就正法(dharma達磨) 向阿遮那開示,指點世人何謂「瑜伽之路」。這段他出口成歌,指引萬千印度人的生活「論道」,就是赫赫有名的《薄伽梵歌》,可說是印度史詩《摩訶婆羅多》的「插話」。印度人相信, 克里須那就是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毗濕奴(Vishnu)的第八個化身。
毗混奴一手持法輪(chakra),代表維護宇宙的正法( Dharma );一手持法螺(Shankha)代表怯除無明,亦代表帶來宇宙的樂章;一手執金剛鎚(gada)代表翦除邪惡,另一手托著蓮花代表了美與純潔。祂的坐騎是迦魯達(Garuda,大鵬金翅鳥),即人形大鷹。
毗混奴的……第七個化身是 Rama 羅摩(完人的代表)、第八個是克里須那(無執而神聖的政治家),第九個是佛陀(仁愛之士),而第十個是Kalki [ 迦奇或譯卡爾吉 ],是未來最後降世的拯救者。毗濕奴曾降世十次,以幫助人類在不同階段進化,這與現代進化論脗合。
黑天(梵文Krishna)音譯“克里須那”,印度教崇拜的大神之一。毗濕奴的第八個化身。父名婆蘇提婆(Vasudeva),母名提婆吉(Devaki)。幼年時是個可愛的牧童,手持橫笛,常和牧牛女嬉戲,一再把兇暴國王(他的舅舅)派來的妖魔殺死;又善於助人,曾把牛增山舉起7天7夜,使難陀的牛群得以躲避心懷嫉妒的因陀羅所下的大雨。後與其兄大力羅摩進城,殺死國王,救出被囚禁的父母,長大後,奪回愛他而被迫嫁給別人的女子,黑天的英雄業績受到大神濕婆的尊敬,承認他是宇宙大神。在《摩訶婆羅多》中,他是般度人首領 阿遮那(Arjuna)的禦者和謀士,足智多謀的英雄,在《薄伽梵歌》中被稱為“最高的宇宙精神”。黑天的形象在印度的民間文學,繪畫、音樂等藝術中經常出現。」
《薄伽梵歌》(4章6-8節)記載克里須那毫不諱言地向阿遮那直接指出自己的身份:
「盡管我自己不生不滅,盡管我是萬有的神主,然而我是以自己的原質,靠自己的摩耶(maya幻化)生出。每當達磨(dharma正法)衰竭,而非達磨盛行之時,婆羅多!那時候,我願讓自己降生於世。為了保護善良,為了翦除邪惡,我每時(yuga)必現。來建立達磨。」
克里須那與愛妻羅妲 (Radha) 。他的甜美笛音,代表了喉輪的溝通技巧,既可娛人亦悅己;竹笛空心,代表了萬物要把自己的我執掏空、放低,才能把上天美妙的樂章演譯出來。克里須那亦愛以孔雀羽毛裝飾自己的頭。
毗濕奴……從自己身上拔下一根黑毛,又從他身下盤繞的大蛇阿南塔[ Ananta ] 亦即謝沙 [ Shesha ]身上拔下一根白毛,宣稱白毛將成為提婆吉的第七個兒子,名叫巴拉羅摩 [ Balarama ] ,黑毛將成為她的第八個兒子,名叫克利希那。」
為何黑天的皮膚常被繪成灰藍色,而非灰灰黑黑色呢?那是畫家們的風格使然吧。一般美的灰色表達難以掌握,年復年改為今天以灰藍來表達吧。在霎哈嘉瑜伽,濕婆神的喉部的確是藍的,那是因為祂吸收了海洋的毒素。但我們也知道黑天也「因為摩訶迦利而變成了藍色」,亦「因祂之故蒼天也成了藍色。」
克里須那這名號,到印度南方和西部,均以 Hari 和 Govinda 取代居多。很多讚美詩和讚歌也在他的名字前冠以 Hare 的尊稱。
Hare 與 Hari不同。Hare 是讚美之意,其他天神也會這樣受崇拜稱頌。對克里須那稱為 Hari 則與他的來歷有關。據說毗濕奴 (Vishnu) 原本被稱為 Hari,而黑天既然是毗濕奴的再臨,在民間就自然繼承了這名號。 Gopala這名號 是牧牛人的意思。 Govinda是「由純潔的言辭才能達到的上主」之意。
克里須那,是瑜伽主(Yogeshwara),這是祂最大的一個名號。Yogeshwara 由 Yoga 和 Ishwara 兩字組成,Ishwara 的意思是主,Yoga 的意思是與上天聯合。
羅摩 ( Shri Rama ) 降世時,已向人們展示了聖君的理想和分際( maryadas),然後毗濕奴降世為克里須那,目的是要教導我們一切都是一場戲劇(Leela),是所有這些技巧之主……
「……如果唸誦假導師的口訣,喉輪左部便會阻塞。口訣的力量來自喉輪。如果喉輪不好,甚麼口訣只是機械式的。那些喉輪良好的人面上有光采,同時眼睛也會發亮,因為喉輪照顧我們面部的器官。
克里須那有一萬六千種力量,全部化身成女子,成為祂的妻子,因為當時不容許男性導師收女弟子,但祂要有女性作為祂的力量,因此這一萬六千種力量便化身成女子,作為祂的妻室。
1. 相傳他孩童時期到過的地方今天仍在。
2. 科學家已在印度沿岸海底下初步找到相信是黑天所建的城堡。
3. 相傳他的前一個降世的神話人物羅摩 ( Rama ) 所建的橋,是橫跨印度與斯裏蘭卡。
要找尋黑天的失落資料,可親身到他出生地馬圖拉 (Mathura) 古城 一遊。在德里以南150公里,即往泰姬陵 (Taj Mahal) 的途上。它距德里只不過兩個小時車程,再走54公里便是Agra ( 阿格拉 ) ,是克里須那度過童年的地方,現今稱為Vrindaban [弗林德班 ]。
黑天的事跡代表了上天的不同面貌,亦彰顯其力量的不同表達方式,印度民間每當提及黑天及濕婆等天神時均渲染其風流韻事。
克里須那,字面義為“黑色的神”(黑天),通常被認為是毗濕奴神的第八個化身。馬圖拉的邪惡國王坎薩被預言將死于其姐的孩子之手。於是,他殺了她所有的孩子。之後其姐生下克里須那,並將他私帶出宮,交給遠郊村落沃林萬村長照顧。 克里須那在耶穆納河邊長大,從村子裏的小夥伴那裏學會了牧牛,儘管他是人類,但他同時也是神聖的,做著超人的事蹟,周圍的人都喜歡他。他漸漸成長為一個英氣逼人的青年,他常邊放牛邊吹笛,那迷人的笛聲吸引了村裏的所有姑娘。每個人都想得到 克里須那的青睞,這種追求強烈暗示著人類靈魂對於與神的結合的追求。
克里須那通常比毗濕奴的其他化身都要重要的多,15世紀晚期在東印度,闍多尼耶導師提出了虔誠的毗濕奴崇拜,稱作高迪亞毗濕奴教,這種情況特別突出。高迪亞毗濕奴教教導說, 克里須那是最高的神,他是一切的源泉,甚至包括毗濕奴。而且,這種對於克里須那的虔誠是通向神之路。
克里須那吹笛牧童的形象經常與拉達的形象聯繫在一起。她是一個鄉村姑娘,被認為是 克里須那的初戀情人,同時也是人類靈魂的原型。在這件雕塑中,克里須那將手舉至嘴邊,推測雕像舉著可能是銀制的笛子。他悠閒地站著,右腳交叉于左腳前,臀部隨著他自己的音樂優美地擺動。他的腰上纏著腰布,其上覆蓋著精美的腰帶。而他抬起的腳上按照印度傳統穿著聖者常穿的木制的腳趾上有圓球的涼鞋。
在奧裏薩和孟加拉邦,金屬和石雕的吹笛牧童形象不僅被供奉在神廟裏,也經常被供奉在家庭神龕裏。由於人們對神的無盡的愛,信徒們日復一日的向拉達和 克里須那——帥氣的牧童——表達著他們的欽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