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1-23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9464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5275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大稻埕舊稱為「牛埔仔街」,為舊台北市三大市街之一,位於淡水河東岸,並與昔日台北城之東門街巷相連接。相傳此地原本是所謂平埔族「奇武卒」社所在地,在今日的城隍廟街尚有相當遺址留存;至於「奇武卒」社之名,根據《台灣府志》記載,於清乾隆初年時,大稻埕一帶已普遍被稱為「奇武卒庄」,之後才以近音雅字取代,改稱為「圭府聚庄」。漢人移居此地初期(約為清康熙末年),大多致力於開拓水田,當中多會設置一「大埕」(廣場),用以曝曬收割之後的大量稻穀,因此一般便慣稱為「大稻埕」。
清咸豐三年八月(西元一八五三年),台北淡水廳發生頂下郊拼,漳泉兩派移民發生分類械鬥,當時艋舺市街外有八甲街市場,商業交易頻繁昌盛,而當地的福建泉籍同安縣人聯合漳人,欲將艋舺當地泉籍安溪、晉江、南安、惠安四縣人驅逐出當地,遂發動大規模之攻擊行動;而安溪、晉江、南安、惠安四縣人不從,並合力反擊,導致八甲市街毀壞殆盡。此次大舉械鬥結果導致同安縣人潰敗逃逸而避居至當時的大稻埕一帶,同年十月,同安縣人始於大稻埕新建一部落,並命名為「大稻埕街」,但當時規模尚小。咸豐六年及九年,新庄地區再度發生數次漳泉移民分類械鬥,避難者陸續遷居大稻埕街,因此至咸豐末年為止,此地已漸具繁盛之市街規模,俗稱之「南街」、「中街」、「中北街」、「杜厝街」及城隍廟皆於此時期陸續建立。
清同治年間,北部茶葉發展日漸興盛,大稻埕一地因作為茶葉再製及輸出貿易之市場所在地而更顯繁榮;加上同治末年之後,艋舺沿岸河底逐漸出現嚴重淤積現象,不利航運發展,許多大型船舶紛紛移至大稻埕一帶,而此時來台或原居留於艋舺之外國人士亦多隨之移居於大稻埕。清光緒十三年,當時的台灣巡撫劉銘傳更明確擇定大稻埕為商業中心地,有計畫地大規模興建新式市街,並首次於其淡水河沿岸修築堤防,大興土木;自此之後,外國人之洋行、公司逐漸聚集於大稻埕,當地迅速發展繁榮。
文出:台灣咁仔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