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9471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5309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嘉義在古時候原稱為「諸羅山莊」,本為平埔Lloa族諸羅山社(Tzurosan)之所在地;荷蘭人佔領台灣時代便以此「諸羅山社」之名為此地地名,而慣稱當地為「Terocen」、「Tiraocen」或「Tailaocen」等等,此等地名則多散見於荷蘭人各式文件之中,後來陸續遷居至此地的漢人移民又再利用相近發音之漢字將該地地名由「Terocen」、「Tiraocen」或「Tailaocen」譯稱為「諸羅山」,之後當地居民又習慣刪去「諸羅」二字而簡稱當地為「山仔」;換言之,此地之所以命名為「諸羅山」者原乃翻譯自原平埔族社名來。但自古以來亦有人因某些文獻之記載,如《台灣府志》等敘述當地形勢之「諸羅縣……壘岫參差,連岡撼嘎」而牽強附會地認為「諸羅山」之名稱乃起自於「諸山羅列」之形勢。
早在鄭成功時代時,嘉義一地便有「天興縣」之設置,後來又改縣為州。至清領初期之康熙二十三年(西元一六八四年)時又創設諸羅縣,但一開始時並未正式築城,起初擇定「佳里興」(即今日台南縣佳里鎮佳里興)為縣治所在地,但因考慮此地乃為濱海之地,並非修築城池之理想地點環境而只駐留巡檢,未曾設立縣署,知縣則僑居於台灣府治(即今日之台南市)。後來果因此地瀕近海洋,危險性高,不適合做為城池之理由,遂於清康熙四十年改定「諸羅山莊」(古時屬於諸羅十七莊之一,即今日之嘉義市)為縣治所在地,清康熙四十三年署理知縣宋永清開始在諸羅山莊之四周使用木柵環繞以為城衛,此段過程於《台灣府志》中便有簡單之記載:「諸羅縣,原在佳里興,康熙四十三年移駐今所。」
至清康熙四十五年,攝理知縣孫元衡又於城內設立工署,並長期於此地駐留。例如《台灣府志》便就當時城市內外之規模詳細描述道:「中和街(位於縣署之前)、十字街(四城之中)、布街、總爺街、內外城廂街、四城廂外街、新店街(西門外街尾橋頭)。雍正元年(西元一七二三年)知縣孫魯改建土城,雍正五年知縣劉良壁建城樓,築水涵,東曰襟山,西曰帶海,南曰崇陽,北曰拱辰,各門備砲二門,雍正十二年知縣陸鶴於土城外部遍植莿竹。」
清乾隆五十一年(西元一八七六年)爆發林爽文之亂事,當時北路的彰化、淡水以及南路的鳳山相繼淪陷,諸羅縣城亦被亂黨重重包圍長達數月,使得城內人民幾乎已至絕糧之困窘境地,但城內人民仍誓死協助清軍固守城池,前後共約長達十個月之久,而最後諸羅縣城遂終能保全。亂平之後,清高宗乾隆皇帝為嘉許諸羅縣民當時誓死守城之忠誠義節,乃以「嘉之效死不去之義」而下詔改「諸羅」為「嘉義」,自此之後此地便改稱為「嘉義城」。
清乾隆五十三年(西元一八七八年)知縣單瑞龍申請以國帑修築磚紅城,清嘉慶年間又將城垣重修。清道光十二年(西元一八三二年)十月,張丙自稱「開國大元帥」,以「殺穢官」為其名義而興兵圍攻嘉義城,典史張繼昌據城扼守。當時總兵劉廷彬正在北巡之路途中,聽聞張丙之變,遂設法突圍進入嘉義城內,與張繼昌等人共同商議守城退敵之計。十一月,陸路提督馬濟勝率領兵卒約兩千人,由鹿耳門登陸而加以討剿,嘉義城才逐漸得以解圍。以後嘉義此地又接連遭受地震豪雨之災禍,城池建築大為毀壞,於是又依當地仕紳王得祿等人之義捐,積極修理整建城垣,並且修築月城及砲窩,此外更設立義倉,以供備荒及禦亂之用。清同治元年(西元一八六二年)此地又遭地震侵襲,城壁大半崩潰,之後又不斷加以修復。清光緒十五年(西元一八八九年)再次重修,並在嘉義城外種植莿竹。直至日時明治三十九年(西元一九○六年),嘉義又蒙受震災,市街大半毀損,於是大舉更改市區而重建,遂使市況一新。
據傳早在鄭成功時期,嘉義城內外之地區便已成為陳、王、翁三姓鄭將之率軍開屯地區,拓殖就緒之時代甚早。至清領康熙二十三年之時已建立起「諸羅山莊」(為諸羅十七莊之一),同年墾首林日壽開始開拓北方的「台斗坑」、「埤子頭」、「後湖」,清乾隆初年又開拓自東方的「蘆厝」、「山子頂」、「紅毛埤」起至南方的「車店」之地區。同時,蕭利見等人亦開拓「竹圍子」、「北社尾」、「竹子腳」。又「柴頭港」及其東方之「港子坪」,原為官府招徠移民於清雍正年間開拓完成之地,而於清雍正十二年正式成立一堡,稱之為「柴頭港堡」。
文出:台灣咁仔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