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9-6-26
- 最後登錄
- 2025-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4511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19788
- 相冊
- 1
- 日誌
- 16
狀態︰
在線上
|
排灣族的石板屋是一種取材自板岩、頁岩等黑色石材的建築物。頁岩屬於沉積岩的一種,它的層理是由一頁頁薄片所堆積出來的,主要分布在台灣南部地區。板岩是由頁岩變質而來的,分布範圍遍及中央山脈兩側,它非常容易被風化或劈裂成一片片石板。排灣族著名的石板屋即是因為南台灣的河床盛產板岩、頁岩,再加上黑灰色的石板屋易藏於叢山密林間,敵人不易察覺,因此族人因地制宜選擇搭建石板屋作為他們的傳統住屋。
一片片石板是如何搭建成屋的呢?對排灣族人而言,並非所有的石板皆可作為建材,採後即碎的石板,排灣族人稱為「母石」,堅硬密實的石板,族人稱為「公石」,是石板屋的主要石材。搭建石板屋的第一個步驟就是「挑選石板」,族人通常都在部落附近的河床地或山壁旁找尋適合的石材。接下來為「開採石板」,利用板釘、槌子等工具,順著石板的沉積紋路,選定數點下釘敲擊,讓石板應聲平切成兩半。第三個步驟為「搬運石板」,如果這棟石板屋的落成日期沒有特殊的急迫性,族人通常會在每天耕作回家時,順道帶回;如果族人急於建屋或石板過大時,便會號召部落的其他族人一同協助,以藤為繩、以木為擔合力搬運。第四個步驟為「堆砌兩面側壁及後牆」,建屋首先從屋子的兩側牆壁著手,一塊塊石板從底層往上堆砌,完成之後,再用同樣技法堆砌後牆,形成ㄇ字形。這項技法最困難之處在於如何使三面牆壁與地面垂直,若非經驗老道之族人,極易堆砌成弧形,如此便必須拆掉重來,直到達成筆直對立的要求,讓屋子的結構與安全無慮。第五個步驟為「鋪設石板地面、規劃室內空間擺設及搭建正面牆壁」,族人將一片片石板鋪設於地面上,並立起祖靈柱;然後再按照屋主的需求規劃空間(包括床位、爐口、置物區等);最後規劃正面窗口、大門等位置,以大塊石板並列於正牆。最後為「搭建屋頂」,在鋪設石板屋頂之前,必須先橫放木樑於側牆的著力點上,木樑上面再放置木板,直排並列,以利最後的石板覆頂工程。屋頂石板的排列方式是從屋簷慢慢往上堆疊上去的,而且較大片的石板放於屋頂下簷,愈往屋脊石板愈小。
除了排灣族,鄰近的魯凱、布農等族同樣因為相似的地理環境,也有石板屋建築。石板屋冬暖夏涼,目前在屏東縣霧台鄉舊好茶、屏東縣春日鄉老七佳、高雄縣茂林鄉多納等部落仍可見到傳統石板屋聚落,晚近更有許多族人開始修復祖先的石板屋,或是新建石板屋作為住家、校園建築(例如:南投縣信義鄉潭南國小),或是在現代樓房中加入石板元素,除了自己居住外,結合民宿供遊客體驗原住民生活。
轉自:原住民語言文化網 |
|